一場商業活動,臺上的女主持人穿著一件厚厚的羽絨服。
這很不尋常。
按照慣例,為了臺上的形象,主持人穿的都是單薄的禮服。不管天氣多冷,她們都要保持這個樣子。
但那天的天氣,風很大,很冷。如果只穿一件禮服站在臺上,幾個小時下來,人肯定受不了。
臺下有個女孩注意到了這一點。她悄悄找到了活動的主辦方,跟他們提了一個建議,是不是能讓主持人換件厚衣服,比如羽絨服。
主辦方同意了。于是,就有了女主持人穿著羽絨服上臺的一幕。
后來,這個女主持人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感謝那個女孩。她說自己主持這么多年,這是第一次穿著羽絨服工作,心里覺得特別暖。
那個提出建議的女孩,就是孫穎莎。
這件事傳出去以后,很多人都說,孫穎莎真是個好姑娘,善良,心細。
可就是這樣一個被大家夸贊的女孩,沒過多久,卻因為另外一些事情,被很多人說三道四。
大家對她的看法,好像一下子就變了。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會這樣。直到官方媒體把一些事情說清楚,大家才明白,原來我們對她有那么深的誤解。也才明白,她的隊友陳夢說的那句話,到底有多重要。
孫穎莎在球場上,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強大。
有個例子。她和王楚欽搭檔打混雙比賽,拿下了巴黎奧運會的資格。那次比賽非常關鍵,對手也很強,被看作是最大的黑馬。
但他們還是贏了。
賽后,王楚欽對著鏡頭說了一句心里話。他說,其實是孫穎莎在帶著他打。
這話可能有一部分是謙虛,但也能聽出來,王楚欽對孫穎莎的實力是發自內心的認可。這也說明,孫穎莎的世界第一,不是白叫的。
因為實力太強,她在賽場上還惹出過一些“事情”。
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曾經在賽場上被她打哭過。還有一次,日本的另一位小將張本美和,跟她打完比賽后,也忍不住哭了。
她們的對手,都是孫穎莎。
一個運動員的實力,強到能讓對手當場掉眼淚,這本身就是一種證明。
在賽場上,孫穎莎幾乎不哭。她總是看起來很冷靜,很專注,像一個沒有感情的贏球機器。
但她也有自己的軟肋,她也會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
那是在東京奧運會之前,她正在進行最關鍵的封閉訓練。家里發生了一件大事,她的奶奶突然生病去世了。
家里人為了不影響她備戰比賽,選擇把這個消息瞞了下來。他們誰也沒有告訴她。這一瞞,就是三個多月。
孫穎莎不知道家里發生的事情,心無旁騖地訓練,比賽。
在那屆奧運會上,當時只有20歲的她,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拿到了很好的成績,站上了最高的領獎臺。
比賽全部結束后,家人這才在電話里,把奶奶去世的消息告訴了她。
電話那頭的孫穎莎,再也繃不住了。她脫下了所有的堅強和防備,哭得停不下來。
那個在賽場上讓別人哭的女孩,自己也哭了。
她知道,家人瞞著她,是希望她能為國爭光,不要分心。傷心過后,她很快又振作了起來。
她把家人的期望,變成了自己前進的動力。在那之后的每一場比賽,她都打得非常努力。她的表現也沒有讓大家失望。
后來,在巴黎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她還獲得了一項很高的榮譽。
她作為亞洲運動員的代表,和其他大洲的代表運動員一起,上臺吹滅了奧運圣火。
這說明,她的成績和影響力,已經得到了國際的認可。
大家都覺得,這個女孩前途無量。
人生總是有起有落。一路走得太順,未必是好事。
最近在美國舉行的一場乒乓球大滿貫比賽,很多人都對孫穎莎抱有很高的期望。
大家都覺得,以她的實力,拿冠軍應該問題不大。
可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她在女子單打的比賽中,很早就被淘汰了,連八強都沒進去。
在整場比賽里,能看出來,孫穎莎的現場狀態確實不好。而她的對手陳幸同,那天發揮得特別出色,敢打敢拼,最后贏了她。
這個結果,確實是爆冷。
單打比賽失利后,她還有女子雙打的項目。她和王曼昱搭檔,也是奪冠的熱門。
可沒想到,在雙打決賽里,她們和冠軍就差那么一點點,最后還是輸了。
一下子,兩次關鍵的失利,讓外界的議論聲變得越來越大。
很多人開始質疑她的能力,說她是不是狀態下滑了,是不是不行了。
一些非常難聽的話,也開始在網上出現。
事情的發展,讓孫穎莎的教練邱貽可都看不下去了。
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了一篇文章,公開譴責那些在網上罵人的人。他說,孫穎莎輸了球,不光是孫穎莎本人被罵,就連他這個教練,甚至他的家人,都受到了攻擊和指責。
這種現象,其實非常不正常。
我們來看一個數字。
孫穎莎在今年,所有單打比賽的勝率是94。1%。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高的數字。這說明,在絕大多數比賽里,她都是勝利者。我們已經習慣了看她贏球。
正因為她贏的次數太多了,所以很多人就在心里給她造了一個“神像”。
他們覺得孫穎-莎就應該是永遠勝利的,她不能輸,一次都不能。
一旦她輸了球,這個“神像”就倒了。那些把她捧上神壇的人,就會覺得被辜負了,然后反過來開始攻擊她。
這就是孫穎莎目前面臨的真實處境。
官方媒體也看出了這個問題,并且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問題不在于運動員,而在于一種已經滲透到體育圈的“飯圈文化”。
這種文化,喜歡把一個運動員“神化”,不接受任何失敗。
這其實是對運動員最大的誤解和傷害。
一個真正的體育迷,應該做的,是理解運動員的失敗,在她失利的時候給她鼓勵,而不是在她輸球后去指責她。
運動員也是普通人,不是神。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運動員,能做到永遠勝利,百戰百勝。
關于這一點,孫穎莎的隊友,也是一位世界冠軍的陳夢,說得非常清楚。
她說:競技體育,輸贏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這句話,說得太對了。
不光是陳夢,像張繼科、鄭欽文這些頂尖運動員,也都表達過完全相同的看法。
輸和贏,本來就是體育比賽的一部分。沒有永遠的將軍。
更何況,作為國家隊的主力選手,孫穎莎身上的擔子非常重。她需要常年去世界各地參加各種比賽,為國家爭取榮譽。
她的賽程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身體的疲勞,狀態的起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這樣的情況下,偶爾輸掉一兩場比賽,真的不應該成為被攻擊的理由。
我們應該做的,是給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在她最需要鼓勵的時候,讓她獨自承受那些不該有的指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