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放上一張被NGA刪掉的帖子,心里五味雜陳。
我想對這位老哥說,我理解設計師問出“什么是賽季?”,這幾個字的時候你那種恍如隔世的狀態。
小編不是PVP玩家,但是知道有一群深愛這個游戲的PVP玩法死忠,是魔獸世界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讓我們來看看故事的前因后果吧。
文字版本:
7 月初在魔獸微信公眾號看到懷舊服玩家招募公告,召集大家參加一場杭州線下座談會,主打 “與雷火策劃面對面”。一看地址,網易濱江園區,與我一江之隔,于是提筆報名,躍躍欲試。
報名表不敢怠慢,認真填寫 6 個問題,圍繞懷舊服的 PVP 系統,戰場、競技場、決斗、監督處置,既是吐槽也是真誠建議。
一周后,網易電話來了:我被選中了!這感覺,堪比十連抽金光一閃!興奮之余,立刻開始認真備戰:把問題補充歸類,整理成文,打印數份,生怕臨場發問時詞窮理短。
活動定在 7 月 15 日下午 14:00 至 19:30,頂著 39 度高溫入園簽到,順手抽到戰斗怒吼與圣光閃現的冰箱貼盲盒,有種戰騎 22 等待開門的儀式感。雖說活動時間覆蓋了飯點,可惜未能體驗傳說中的 “豬場食堂”,略有小憾。
座談會按組進行,雷火這邊到場 4 人,包括策劃、產品、運營等崗位,玩家這邊則是 6 人組成一組,每輪每人限問一個問題。我座次靠前,第一個提問,決定開門見山,直接拋出對 PVP 開發資源與策略定位的疑問,并趁勢追問 PVP 與 PVE 的資源平衡。策劃老師的回答頗為謹慎,用詞委婉,說起 PVP 玩家人群相對小眾、技術和數據復雜、開發投入回報不成正比,話里話外透著現實無奈。
第 2 輪我挑了跨服組隊與匹配的問題。此前策劃強調技術門檻高,我便想看看這個在外服已成常態的功能為何在國服依舊遙遙無期。回應出人意料,策劃解釋國服懷舊服玩家數量雖占全球六成,但還不足以攤平系統升級所需的技術與人力成本,因此遲遲未動。聽完我略感意外,這種解釋若非敷衍,那確實超出預期。
眼看時間將盡,我咬牙拋出第 3 個問題:時光服是否會開啟新的 PVP 賽季?不料其中一位老師回頭問身邊同事:“什么是賽季?”
那一刻我仿佛被 “驚駭沉默死纏滅”,這位此前還在回答我競技場問題的策劃,居然不熟悉賽季機制,天都塌了。
面對 PVE 的問題,策劃們點頭如搗蒜,眼神里有光。可到了 PVP 問題,策劃的 “這個不好做”“確實門檻高”“坦白講” 的緩沖語,像是提前下了結論的對話,還沒開口便知道答案。
當我第 3 次提問的時候,那句 “什么是賽季?” 像是一道雷,炸裂在心里。那一刻,我不是憤怒,是恍惚,是突然明白 —— 在這個舞臺上,我們真的是邊角料,是注視的盲區。
可即便如此,我們還在。關心戰場競技場機制,討論公平,反復迸發出可以改進的火花 —— 我們從沒真正離開。只是我們說話的聲音太小,小到經常被主舞臺的喧囂掩蓋。我們不多,但一直都在。
寫下這些,作為記錄,也作為回應。
我確實參加了這場 20 周年的線下座談,也確實,第一次聽到了雷火策劃口中的 PVP。而我 —— 就像標題寫的那樣 —— 坐在了最后一排。可那排椅子上,并不孤單。
巧合的是,在刪除這位玩家帖子不久,NGA知名PVP板塊刀鋒山競技場,暫時關閉,版主解釋是數據丟失。
網友評論:
后續:雷火官宣將優化PvP玩家體驗,也希望大家給予耐心。
你這一趟沒白去,你對 PVP 的赤誠,還有把遭遇說出來讓更多人看到的勇氣,已經在給這攤 “渾水” 里投石激起波瀾。
但你知道嗎?你勇敢站出來發聲,把這些真實的遭遇和感受傳遞出來,已經是在為 PVP 生態努力了。
“認真備戰:把問題補充歸類,整理成文,打印數份”,小編能想到,你在聽到“什么是賽季”,這幾個字的時候的心情。
不要讓熱愛被辜負。策劃的 “不懂”,暴露的是他們的失職,而不是你的堅持有錯。
PVP 圈子里,正是因為有你這樣始終關注、愿意為它爭取更好環境的玩家,才還有變好的希望。別因為這一次的失望就否定自己的熱愛,你對 PVP 的理解、付出,還有這份記錄真實的勇氣,都特別珍貴。
相關閱讀 錄音實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