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平靜再次被菲律賓的挑釁打破。7月15日上午,菲律賓海警9701船(噸位逼近2300噸)在黃巖島附近海域對中國海警21550艇、5009艇(百噸級執法艇)進行“貼臉挑釁”,三次高速橫切中國艦船船尾,最近距離僅100米,幾乎擦碰而過。這一激進舉動不僅打破了菲方以往“碰瓷式挑釁”的套路,更暴露了其背后的政治算計。
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在菲律賓試圖“綁架東盟”之際,東盟9國已悄悄作出選擇——遠離這場危險博弈,加速推動《南海行為準則》談判。
此次事件并非偶然。從今年年初開始,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就不斷升級,從“海上碰瓷”到如今的“貼臉挑釁”,手段愈發激進。7月15日的對峙中,菲9701船仗著噸位優勢(2300噸),多次高速穿航中國海警艇船尾,最近時僅100米,甚至做出大角度變向動作,嚴重威脅中國艦船航行安全。《環球時報》獲取的現場航跡圖顯示,菲方船只半小時內處于無規則、高機動航行狀態,航線混亂如“一團亂麻”,明顯是在故意干擾中國海警正常執法。
黃巖島(資料圖)
那么,菲律賓為何突然如此囂張?背后至少有三重原因。首先,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正面臨嚴重的國內政治危機。自去年底以來,其支持率持續下滑,物價飆升、就業困難、基礎設施停滯等問題讓民眾不滿情緒高漲。為了轉移矛盾,馬科斯政府將南海問題政治化,試圖通過制造“南海沖突”來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挽回民意支持。從去年11月簽署《海洋區域法》,非法將南沙、黃巖島納入管轄范圍,到強登鐵線礁進行“生態調查”,再到此次“貼臉挑釁”,菲律賓的挑釁行為已從“試探”升級為“戰略冒險”。
其次,菲律賓試圖“綁架東盟”,逼迫其他國家選邊站隊。然而,東盟9國并未如菲方所愿。在7月10日至12日舉行的東盟峰會外長會議上,王毅外長駁斥了菲方的“南海仲裁案”謬論,并推動《南海行為準則》完成三讀,確立了“平等協商、規則共管、互利合作、建設性角色”的4C原則體系。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更明確表示“不選邊站隊,目標是合作而非對立”。
南海(資料圖)
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未跟進菲方激進行為,反而加快推動南海合作。顯然,東盟國家比菲律賓更清楚,南海穩定關乎整個地區的經濟繁榮,而非單一國家的政治表演。
更可笑的是,菲律賓還指望美國為其撐腰。然而,美國的支持不過是“空頭支票”。7月初,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明確表示“美國不會與中國發生沖突”,過去兩年盡管美國新增4個駐菲軍事基地,并炒作“印太戰略”,但在中菲實際對峙中,美軍艦艇從未靠近,最多只是“航行路過”拍照。
更諷刺的是,馬尼拉街頭已爆發多起反美示威,民眾高喊“美軍離開”,抗議美國將菲律賓變成“棋子”。就連菲律賓香蕉出口商也站出來反對,擔心中國停購導致百萬農戶失業。
南海(資料圖)
面對菲方的激進挑釁,中國的應對既克制又堅定。中國海警船始終保持定速定向,多次廣播警告,并公布航跡圖與現場視頻,揭露菲方危險行為。與此同時,中國展現出強大的反制實力——5303艦(4000噸級)、萬噸級的3901/5901艦隨時可部署南海,052D型驅逐艦更在7月初強行駛入菲巡邏船編隊逼退對方。法理上,中國已于2024年向聯合國交存黃巖島領?;€聲明,明確主權紅線。王毅外長更明確警告:“當別人的馬前卒,終成犧牲品?!?/p>
這場對峙的結果顯而易見——菲律賓的挑釁不僅未能逼迫東盟站隊,反而讓東盟國家更加團結。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加速推動《南海行為準則》談判,而菲律賓卻因挑釁行為付出慘痛代價:漁業合作中斷、自貿談判停滯,GDP增速被鄰國遠遠甩開。正如文章所言,菲律賓越喊“保主權”,自己卻越掉隊,這場政治表演最終只會讓菲律賓淪為真正的輸家。
南海的未來,絕不會由挑釁者定義。中國的克制與實力,東盟的團結與合作,美國的虛張聲勢,共同構成了南海局勢的底色。菲律賓若繼續執迷不悟,其行為只會加速自身的孤立。畢竟,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政治操弄都注定徒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