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點題
各位車友,隨著駕齡增長,我們往往會產生一種”老司機無所不知”的錯覺。但實話實說,在我30年的汽車行業生涯中,仍不斷遇到讓人哭笑不得的”交通陷阱”。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幾個即使是老司機也容易掉進去的坑,尤其是那個”副駕無人被罰200元”的傳言,到底是真是假?一起來看看這些稀奇古怪又不得不防的交通”陷阱”。
陷阱一:副駕無人罰款200元?真相大白
【點評】這個傳言讓無數車主提心吊膽,但真相卻出人意料。
最近網上瘋傳”副駕無人也能被罰200元”的消息,甚至有人曬出”交管12123”的截圖為證。這么說吧,這完全是謠言!經警方核查,這些所謂的”罰單截圖”都是網民通過P圖軟件惡意篡改的,目的只是為了博取眼球。
類似的還有”開車摸副駕駛大腿被罰款200元、扣6分”的傳言,同樣是謠言。2024年以來,已有多地公安機關對散布此類謠言的網民進行了行政處罰。
【專業小貼士】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副駕駛座位是否有人不屬于違法行為,但副駕人員不系安全帶則可能被罰款。切勿輕信未經官方證實的交通罰款信息。
陷阱二:二手車網絡交易詐騙
【點評】看似價格誘人的二手車,可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圈套。
相信各位車友中不少人都有過買賣二手車的經歷。但你可能不知道,網絡二手車交易已成為詐騙分子的”新戰場”。
詐騙手法通常是:發布虛假的二手車銷售信息,車況好、價格低,誘導你支付”訂金”“保險費”等各種費用,然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一位資深車評同行就曾差點上當,幸好他在支付前做了更多調查。
這么說吧,正規二手車交易最好選擇知名平臺或實體店面,切忌貪圖小便宜而忽視交易安全。看車時務必核實車輛證件信息,最好通過第三方平臺交易或當面交接。
【用車建議】買二手車前,堅持”四看”原則:看證件、看車況、看平臺、看支付方式。不要輕易支付任何形式的”預付款”。
陷阱三:花式”交通違章”處理詐騙
盡管我們盡力遵守交通規則,但偶爾難免會有那么一兩次小違章。而這恰恰成了詐騙分子的可乘之機。
最常見的手法是冒充交警或交管部門,通過電話或短信告知你有”未處理違章”,需要繳納罰款或提供銀行卡信息進行”快速處理”。一位讀者就曾收到自稱”交管12123”的短信,稱其有3起違章未處理,點擊鏈接可享受”罰款減半”優惠。
【專業小貼士】正規交通違章處理只能通過官方渠道:交管12123APP、各地交管網站或線下交通執法大隊。任何通過私人賬戶收款或要求提供驗證碼的做法,都可能是詐騙。
市場分析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和移動支付便捷化,這類針對車主的詐騙手段越發隱蔽和”專業化”。據公安部數據,2023年涉車類詐騙案件同比增長35%,平均損失金額3200元。
老司機們往往因為”經驗豐富”而放松警惕,反而更容易成為詐騙目標。尤其是那些剛退休有閑錢的資深駕駛員,已成為詐騙分子重點”關照”對象。
總結與建議 五大防范要點:
- 不輕信網絡傳言
,交通罰款規定以官方渠道為準
- 二手車交易謹慎
,優先選擇知名平臺和實體店
- 違章處理走正途
,只通過官方APP或網站處理
- 收到可疑信息先核實
,直接撥打114查詢官方電話
- 定期查詢駕駛證和行駛證信息
,及時處理真實違章
坦率地說,即使是我這樣駕齡30+的老司機,也曾差點掉進交通陷阱。關鍵是保持警惕心態,遇事多問一句”這是真的嗎?”。
適合人群:所有機動車駕駛員,尤其是對網絡傳言容易輕信的中老年車友。 互動環節
各位車友,你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交通陷阱?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和防范小技巧。如果你對某個交通法規存在疑問,也可以留言討論,我會在下期為大家解答。
記住,真正的老司機不僅車技了得,更懂得保護自己的”錢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