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鍋甩到中國的頭上,印尼和韓國也是夠可以了。
2000多億印尼盧比,換算成人民幣好幾個億,但是沒想到買回來的卻是一堆沒什么用的“廢鐵”。
要不怎么會有那樣的說法:“貨比貨得死,人比人得扔”。
韓國不管是在交易上還是人品上,都可見一斑??!
1.
要說這事兒,還得從韓國的雄心壯志說起。
當年,金大中總統那可是豪情萬丈,一心想著要造出自己的先進戰機,把那些老舊的F-4、F-5戰機都換成新的。
這不僅是為了提升國家的軍事力量,更是為了向世界證明韓國的實力,讓韓國在航空領域也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當KF-21“獵鷹”項目啟動時,韓國可是給它定了個很高的目標,說是要打造一款4.5代機,還得有隱身功能,直接瞄準未來空戰。
而印尼呢,也不是隨便就加入這個項目的。
印尼是個“萬島之國”,國土分散,需要一種性能強大的戰機來保衛國家。
他們加入KF-21項目,其實更看重的是韓國的技術。
要是能借著這個機會,把戰機的制造和維護技術學到手,那以后印尼自己就能生產戰機了,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個天大的好事。
按照最初的協議,印尼出錢,韓國出技術,最后印尼不僅能得到幾架原型機,還能在本土組裝生產,這聽起來挺美的,雙方似乎都能各取所需。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KF-21雖然號稱是4.5代機,但實際性能卻不咋地。
別的不說,就說它那導彈掛載方式吧,居然還得掛在翅膀底下,沒有內置彈艙,這跟真正的五代機,比如美國的F-35和中國的殲-20比起來,簡直差了一大截。
而且,韓國在研發過程中也遇到了難題,一些核心技術,比如雷達、紅外、光電、電子干擾等,都掌握在美國人手里,美國根本就不愿意賣給韓國。
韓國沒辦法,只好東拼西湊,找以色列等國家幫忙。
可這樣攢出來的戰機,性能肯定是要打折扣的,就像用不同品牌的零件組裝電腦,雖然能勉強用,但肯定不如原裝的好。
性能不行也就算了,資金方面也出了問題。
從2016年開始,印尼的付款就變得斷斷續續的,總是不能按時支付項目經費。
2.
后來,印尼干脆就耍賴了,說項目延期了,他們的錢也要拖到2034年再給,最后甚至還把價格砍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一。
這可把韓國給氣壞了,本來就因為技術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現在印尼又不給錢,這項目還怎么繼續下去???
錢的事兒還沒解決,更麻煩的事情又發生了。
2024年初,印尼派到韓國的工程師,被發現用U盤偷偷拷貝KF-21的核心資料。
資料參考:2025-06-03軍工資源網——印尼技術人員因KF-21資料竊取嫌疑在韓國接受調查
這一下子可把韓國航空界給炸鍋了,軍事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印尼這行為簡直就是背叛啊。
韓國人立刻展開調查,還限制了相關人員的出境,兩國之間的關系一下子就降到了冰點。
這個小小的U盤,就像一把刀,把韓國和印尼之間本來就不牢固的信任給徹底割斷了。
印尼這邊呢,可能是覺得自己出錢了,就應該得到技術,所以才想偷偷拷貝資料;而韓國則認為印尼是合作伙伴,不應該做這種偷偷摸摸的事情。
雙方各有各的想法,合作也就沒法繼續下去了。
眼瞅著KF-21項目沒什么希望了,印尼可不能干等著啊,他們還得考慮自己的國防安全呢。
于是,印尼就開始“廣撒網”,到處尋找其他的戰機采購渠道。
他們先是花了80多億美金,買了法國的“陣風”戰機,接著又向美國訂購了F-15EX,甚至還對土耳其的五代機項目產生了興趣。
印尼國防部長說得很直白,他們的預算有限,誰家的飛機好,能盡快交貨,他們就買誰的。
面對這種情況,韓國媒體不但不反思自己項目的問題,反而把矛頭指向了中國。
他們聲稱,是因為中國在南海的“威脅”,才讓印尼感到焦慮,所以才急著買現成的飛機,不想再等KF-21了。
這種說法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明眼人都能看出來,KF-21項目本身就存在技術延誤、性能不佳等問題,而且印尼也有自己務實的國防需求,這些才是導致合作破裂的真正原因。
3.
韓國媒體把鍋甩給中國,不過是想轉移視線,掩蓋自己的問題罷了。
盡管韓國和印尼之間鬧得很不愉快,但最后還是得坐下來談。
畢竟,項目已經進行了這么久,雙方都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資金。
經過一番談判,他們達成了一個協議,印尼要付的錢減少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但是作為交換,原定的技術轉讓也會大打折扣,印尼能拿到的飛機數量也會減少。
對于韓國來說,雖然表面上保住了這個“國際合作”項目,但實際上卻要自己承擔巨額的成本超支。
而印尼呢,雖然花的錢少了,但也沒能學到真正的技術,相當于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
韓國原本想通過KF-21項目打開東南亞市場,現在看來,這個夢想也基本破滅了。
現在,KF-21的試飛還在繼續,韓國空軍自己下了120架的訂單,算是給這個項目撐了撐場面。
如果印尼能把剩下的錢付清,或許還能在本土組裝幾架自己的“印尼版”KF-21,但就算是這樣,這次合作也可以說是失敗的。
飛機引擎的轟鳴聲雖然還在響,但卻掩蓋不了兩國之間在這個項目上的無盡猜忌和算計。
總之,韓國和印尼的KF-21戰斗機項目,從一開始的雄心勃勃,到后來的矛盾重重,再到最后的尷尬妥協,簡直就是一場鬧劇。
而韓國媒體甩鍋中國的行為,更是讓人覺得可笑。
希望以后各國在進行國際合作時,能夠多一些真誠,少一些算計,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大家對這件事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