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界報道,7月10日,美國國防部以4億美元收購MP材料公司15%優先股,一躍成為這家美國唯一在產稀土礦企業的最大股東,消息令MP股價單日暴漲50%,市值激增25億美元。這一動作打破了美國長期標榜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暴露其在大國競爭中的資源焦慮。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軍工體系對海外稀土供應的依賴早已埋下隱患。一架F-35戰斗機需要超過400公斤稀土磁體支撐核心系統,而此前美國超七成關鍵稀土材料長期依賴中國供應。今年春天,當部分特殊稀土元素貿易通道收緊,底特律汽車工廠被迫停工,精確制導武器生產線也警報頻發。這種受制于人的局面,最終促使美國國防部直接介入,試圖掌控加州芒廷帕斯礦,打通從礦山到導彈的軍事供應鏈。
美國此次采用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設計精巧,通過多重手段為企業保駕護航。五角大樓開出每公斤110美元的釹鐠采購保底價,較當前市場價高出43%,實質是用財政資金為企業經營風險兜底。同時,簽訂的十年包銷協議確保即將新建的“10X”磁體工廠獲得穩定訂單,該工廠預計四年后投產,年產能達萬噸,可滿足美軍八成需求。
除4億美元股權注資外,美國國防部還配套1.5億美元技術升級貸款,華爾街巨頭同步提供10億美元建設資金。這種“資本輸血+訂單保障+財政補貼”的組合,顛覆了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旨在快速提升美國稀土自給能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在技術層面,美國的操作暴露出實用主義雙標。芒廷帕斯礦此前80%的原料需運往中國加工,此次美國國防部重點扶持的重稀土分離項目,目標直指戰機發動機耐高溫磁體、精確制導武器核心添加劑等戰略物資。然而,為突破技術瓶頸,美國竟默許企業繼續使用中方授權的專利技術,這與美國一貫宣揚的“知識產權衛士”形象形成鮮明反差。
中國在全球稀土精煉領域占據九成產能優勢,溶劑萃取配方、離心機組動態參數等關鍵技術是核心競爭力。但技術滲透的風險不容忽視,去年查獲的稀土元素走私案警示,外部勢力正試圖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核心技術,這對中國的技術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
稀土(資料圖)
首要任務是將溶劑萃取配方、離心機組動態參數等關鍵數據列入保護清單,借助量子級溯源系統對高精設備實施全流程監控。全球九成稀土精煉產能由中國掌控,這些核心技術是保持優勢的關鍵。去年的稀土走私案表明,技術滲透的破壞力遠超資本并購,必須從源頭切斷技術外流渠道,確保核心技術安全。
建議對稀土全產業鏈核心技術人員建立“白名單”,完善出境審查機制。近年來,跨國獵頭針對中國稀土人才的挖角行動頻繁,去年成功攔截二十余起類似事件,顯示人才競爭已成為稀土博弈的重要戰場。通過嚴格的人才管理措施,防止關鍵技術因人才流失而泄露,保障產業發展的智力基礎。
在價格策略上,對輕稀土和重稀土實施差異化管理。輕稀土采煉成本優勢顯著,可繼續以合理價格供應鑭、鈰等豐量元素,擠壓對手商業化產品的盈利空間;對攸關國防的重稀土嚴格執行配額制,迫使對手為軍用磁體支付30%以上的價格溢價。這種策略既能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又能保障戰略資源安全,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
戰機(資料圖)
盡管美國投入大量資金試圖重建稀土供應鏈,權威評估顯示,其完整供應鏈的重建需耗費十年時間與萬億美元投入。而且,芒廷帕斯礦輕稀土占比近八成,導彈制導必需的稀缺元素含量不足5%,短期內難以滿足高端軍事需求。更具諷刺意味的是,110美元的保底采購價可能推高全球稀土價格,反而增加中國出口收益,形成“補貼越多,依賴越深”的悖論。
當美國國防部的資本進入企業董事會,所謂的市場神話被打破,稀土元素在大國博弈中的戰略價值愈發凸顯。中國只要守住核心技術的精度、控制人才流動的關鍵、用好價格杠桿的平衡,就能在這場資源博弈中把握產業命脈,應對美國的競爭與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