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聯盟的夏天突然被利拉德攪了個底朝天,所有關于“利拉德去哪的推測和流言,終于在今天早上塵埃落定——他沒去凱爾特人,也沒和庫里組超級后場,更沒有奔赴湖人續寫新傳奇,而是選擇了最熟悉的地方——波特蘭開拓者,這一決定讓不少球迷直呼“劇本殺,但細想下來,這或許也是利拉德目前最現實、最體面的歸宿
先說合同,三年4200萬,平均年薪1400萬,這價格放在現在的NBA市場,確實不算高,尤其考慮到利拉德剛被雄鹿用延伸條款裁掉,成為歷史買斷費最高的球員,短時間內經歷了“頂薪—裁員—降薪簽約三連擊,情緒上難免有點落差,但換個角度看,利拉德也算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錢不是唯一考量,安心養老、回歸熟悉體系、帶帶新人,這才是他目前的選擇邏輯
回頭看開拓者這邊,其實他們自從送走利拉德那一刻,就一直在各種“重建—試錯—擺爛—再重建里反復橫跳,現在把利拉德請回家,表面看像是“情懷操作,但細扒一下操作背后,其實還是有點算盤在打,首先利拉德的經驗和場下影響力,能讓球隊新核楊瀚森少走彎路,畢竟以開拓者目前的陣容深度和市場號召力,真指望靠選秀和自由市場一步到位,難度不小,有個能鎮住更衣室的大哥,球隊氣質都不一樣
但問題也很現實,現在的利拉德馬上36歲,跟腱撕裂還沒徹底恢復,至少還得養10個月,也就意味著2025-26賽季基本全報銷,這么一來,開拓者的這筆買賣怎么看都有點“遠期投資的意思,或者說,是在提前為2026-27賽季鋪路,到時候利拉德能健康歸來,配合已經成長一年的楊瀚森,能不能形成“新老連線,讓開拓者重新具備競爭力,這就是管理層想賭的點
其實聯盟里的大哥帶小弟模式早就有先例,最經典的還得數鄧肯帶倫納德,或者保羅帶約基奇,但也有失敗案例,比如羅斯復出帶活森林狼的那段時間,效果也就那樣,關鍵還是看利拉德愿意把多少精力放在“傳幫帶上,以及楊瀚森自己能不能扛住壓力,畢竟波特蘭這地兒,球迷對核心的期待值一向很高,利拉德當年一人一城沒圓滿,楊瀚森現在也背著“新希望的標簽,兩人搭檔,壓力和機會都在
當然,這次利拉德回歸也讓不少追求者“白忙一場,特別是凱爾特人和勇士,兩支球隊都曾被爆出有意招募,甚至有媒體幻想過塔圖姆和利拉德聯手、庫里和利拉德對噴三分的畫面,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利拉德最終還是選擇了情感分最重的波特蘭,這里面有受傷影響,有年齡因素,也有對城市和球迷的回饋,畢竟他在開拓者呆了11年,早就是地標式人物,這種羈絆不是換隊就能復制的
再說一句,雖然利拉德回歸看上去有點“養老屬性,但別忘了他身背不可交易條款,未來三年大概率會留在這里,開拓者也能徹底擺脫那種“有他沒未來、沒他沒號召力的尷尬狀態,這種穩定,對球隊內部建設和外部招商,其實都是利好,畢竟現在聯盟有多少球隊,核心球員說走就走,傷了球迷心氣兒,開拓者這步棋,至少在情感賬上是賺的
至于楊瀚森這邊,能有老大哥帶路,理論上能少踩不少坑,特別是在處理關鍵球、賽季壓力、輿論風暴這些環節,利拉德的經驗就是活教材,當然,新人能不能成長為“新核,也不是光靠身邊有老將就能自動升級,終歸還是得看自己爭氣,這點開拓者球迷也看得很明白
最后再展望一下,利拉德和楊瀚森的組合能不能帶領開拓者走出泥潭,答案其實要等到兩年后才有眉目,畢竟現在的球隊陣容還在調整,利拉德的康復期也不短,短期內別指望立刻起飛,但從長遠看,這步情懷+策略的雙保險操作,至少給了波特蘭一個繼續等待的理由,也給了球迷一個新的希望,至于能不能“新老連線成真,那就得看天時地利人和,反正波特蘭這座城,不缺等待和奇跡
這就是現在的NBA,劇本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情懷和現實,總得選一個優先級,利拉德選擇了熟悉和歸屬,開拓者賭了未來和穩定,球迷們,先別急著下定論,畢竟,故事還沒寫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