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9男籃這屆到底有多能打,這兩年看下來,真不是吹,成才率簡直讓人有點意外,尤其是楊瀚森直接殺進NBA,成了中國球迷朋友圈里反復刷屏的新話題,這不是“求錘得錘,而是實打實的數據和履歷在那擺著,之前不少人還在擔心這批國青會不會又是曇花一現,結果兩年過去,打臉的還是那些唱衰的聲音
說楊瀚森現在是國青最大收獲不過分,20歲就簽了NBA首輪秀合約,直接跳過CBA“擺爛環節,進了開拓者還真不是混水摸魚,夏季聯賽打得有模有樣,外媒都在關注,開拓者管理層也不是吃素的,從U19世界杯就開始盯他,能被NBA選中,絕不是靠運氣,場上表現+身體天賦+技術細節,都是硬貨,哪怕現在還沒確定能否在NBA長期立足,但下賽季進入輪換陣容已經很現實,內線新核心的頭銜說起來也不虛,畢竟CBA全明星首發、絕對內線巨星的水準,國內外都認可
除了楊瀚森,這一屆U19的亮點還真不少,王俊杰、趙維倫,這兩位已經多次入選國家隊集訓名單,王俊杰現在跟著國家隊在歐洲拉練,對荷蘭13分7籃板,關鍵是他在大前鋒這個位置身體條件和投射能力都有,NCAA現在也逐漸站穩腳跟,成長軌跡符合預期,趙維倫的風格更偏向技術流,打球節奏快,海外聯賽磨出來的細膩球感讓他每次入選集訓隊都能刷到關注度,對中國男籃后衛線的提升,絕對是有貢獻的
再往下說,這批球員在CBA也開始刷存在感了,?李永偉已經是上海男籃主力輪換后衛,過去兩年進步肉眼可見,俱樂部把他當重點本土培養對象,CBA經驗積累得飛快,你說他未來沒戲?真不至于,王浩然和馬明坤在深圳男籃同樣是重點培養,王浩然44場場均出場28.9分鐘,得分上雙,籃板助攻也有,深圳隊明擺著要把他往內線核心方向打造,馬明坤雖然出場時間沒那么多,場均14.7分鐘拿4.1分2.4籃板,但已經能輪換上場了,這節奏,放以前可是難得一見
別忘了,還有淡厚然、李信義這兩位在海外聯賽闖蕩,美國求學發展雖然名氣不如楊瀚森、王俊杰,但也沒被埋沒,U19那年中國隊報名12人,現在基本都在NBA、NCAA、CBA等高水平聯賽里摸爬滾打,說“各有一片小天地不夸張,20歲這個年紀,能達到這樣普及率,放在中國男籃歷史上也不多見
有人可能要問,這一屆到底是不是“高光一代,會不會又是媒體吹出來的泡沫,畢竟之前國青、國少有過不少高開低走的前車之鑒,這里得說,楊瀚森能打進NBA已經是硬核指標,王俊杰和趙維倫在國家隊、NCAA、海外聯賽都能見到,CBA一線隊里能站穩腳跟的也不止一個,這不是靠輿論“點贊回懟出來的數據,是真刀真槍打下來的,當然,距離成為世界級球星還有很遠,但這批球員的職業化進程明顯比前幾年快,競爭環境也在變得良性
再看大環境,CBA俱樂部現在越來越愿意給年輕人機會,開拓者、火箭等NBA球隊也開始關注中國球員,NCAA的中國面孔逐年增多,這不是單一球員的“黑馬,而是整個通道的“破圈,說白了,過去兩年,外界唱衰聲沒停過,但球員們用表現“回懟了質疑
當然,也不能捧殺,這批球員天賦和努力都在線,但要說誰能成為下一個姚明、易建聯,還是得看后續的持續成長和抗壓能力,畢竟NBA是金字塔塔尖,CBA和NCAA的舞臺雖然大,有些表現終究是“過家家級別,真想站穩腳跟,還得看在高強度對抗下能不能持續發揮,楊瀚森現在是“樣本,但后面跟進者能不能復制,還得打個問號
總的來看,2023U19男籃這一屆確實給了中國籃球一口氣,成才率高不是靠包裝出來的,球員分布廣、平臺多元、表現穩定,質疑聲里殺出重圍,也算是近年國青最有看頭的一批,放到更長線看,能不能帶動中國男籃整體水平提升,還得再觀察,但這批人的出現,確實讓人對未來多了一點底氣和期待
你說巧不巧,過去兩年唱衰聲不絕于耳,結果這幫20歲的小伙子用實際行動自證了自己,或許,這才是中國籃球該有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