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江邊的霓虹還在閃爍,可武商集團總部大樓的燈光里,藏著11億窟窿照出的陰影。
武商集團的購物卡一度是湖北人過年送禮的硬通貨。但誰也沒想到,一張薄薄的塑料卡片,會被內部員工玩成吞噬11億資金的金融游戲。
付某的騙局照出了三個殘酷真相:高息返利的承諾,從來都是貪婪寫就的誘餌;企業內控的漏洞,終將成為吞噬信任的蟻穴;而那些看似穩健的投資,可能只是別人精心編織的數字泡沫。
這場11億詐騙案撕開了老牌企業的體面,暴露了商業監管的盲區,更拷問著每個參與者心底的欲望。
武商“黑天鵝”,
11億詐騙案曝光!
武商集團1992年于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商業第一股”“湖北第一股”后,便一路高歌猛進。
旗下擁有十多家購物中心和超過百家超市,構建起龐大的商業版圖,其中更有全球最大的純商業綜合體,在商業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其發行的購物卡,更是憑借集團的雄厚實力與廣泛商業布局,在消費圈和二手市場都被視作“硬通貨”,流通性極強。
然而,誰能料到,這樣一家聲名赫赫的商業巨頭,竟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黑天鵝”事件。
武商集團團購部員工付某,在長達6年的時間里,利用銷售購物卡返利政策和購物卡領取管理漏洞,精心策劃了一場詐騙大案,涉案金額高達11億!
▲ 圖源:微博
付某在與投資者簽訂正規購卡合同后,利用武商集團旗下購物中心在購物卡領取環節的管理漏洞,瘋狂套現。
按照規定,客戶需憑身份證實名登記領卡,可實際操作中,這一關鍵環節卻形同虛設。付某多次代替客戶領取購物卡,甚至直接安排“卡販子”潘某前往購物中心領卡。
時間一長,潘某與購物中心工作人員混得極為熟絡,有時甚至無需任何手續,一個電話通知,他就能輕松取走購物卡。
拿到卡后,潘某迅速將其打折拋售到二手市場套現,付某則用套現資金支付前期客戶的返利與本金,維持著這場看似繁榮的“資金游戲”,讓購物卡變成了他肆意操控的“提款機”。
在這場騙局中,付某為了獲取投資者的信任,可謂煞費苦心。他帶著張鵬等人拜訪亞貿廣場總經理,總經理的熱情接待與感謝,讓投資者們深感自己的“投資行為”備受重視。
《武商一卡通銷售管理辦法》和財務印章的展示,以及付某等人因銷售業績獲獎的資料,更像是為這場騙局披上了一層“合法合規”的外衣,讓投資者們徹底放下戒心。
然而,這場建立在謊言與貪婪之上的“盛宴”終有落幕之時。2023年1月,付某因無法維持騙局,選擇投案自首,至此,這場持續6年的驚天騙局才浮出水面。
正義或許會遲到,
但永遠不會缺席
2025年4月,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嚴謹的審理,以集資詐騙罪、詐騙罪,判處付某無期徒刑,并處罰金120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付某自2016年起,利用職務之便,精心策劃了這場騙局。
他以高額返利為誘餌,吸引親友、同事及社會人員投資購卡,承諾定期返利、到期還本,卻將購卡資金用于個人揮霍,買股票虧損400多萬元,打賞視頻主播100多萬元,游戲充值200多萬元,賭博輸掉60多萬元,在游戲群發紅包10多萬元,還承擔兩個情人的日常花銷、投資。
▲ 圖源:視頻截圖
隨著付某被依法判決,追贓挽損工作成為了受害者們關注的焦點。
盡管警方在案發后迅速行動,全力追查涉案資金去向,對相關資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但由于付某揮霍無度,資金流向復雜,追贓難度極大。
截至目前,僅追繳回贓款不足2000萬元,追繳率不足15%,與1.4億余元的損失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部分涉案資金被付某用于炒股、打賞主播、賭博等,早已消散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與奢靡的生活中。
還有一些資金經過層層流轉,涉及多個賬戶與交易環節,追蹤起來困難重重。
在這場詐騙案中,140余名受害者成為了最無辜的犧牲品,人均被騙金額高達100萬元,許多人為此傾家蕩產,生活陷入絕望的深淵。
他們中,有的是普通上班族,將多年的積蓄投入其中,本想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卻無奈竹籃打水一場空;有的是中小企業主,希望通過投資實現資產增值,卻因這場騙局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面臨破產危機。
面對如此慘痛的損失,受害者們紛紛要求武商集團承擔相應責任,給予賠償。然而,武商集團認為這是付某的個人投資行為,牽涉集資詐騙案,讓受害者找付某主張權利。
武商集團有沒有責任?
巨頭陷入詐騙漩渦!
在這場11億詐騙案的風暴中,武商集團無疑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付某作為團購部員工,利用職務之便實施詐騙,武商集團很難擺脫管理不善的嫌疑。
實際上近幾年,武商集團的日子一直不好過。
詐騙案的爆發,無疑讓其本就嚴峻的經營形勢雪上加霜。消費者對武商集團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購物卡的銷售受到嚴重沖擊,畢竟誰也無法保證類似的詐騙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在股價方面,武商集團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自詐騙案消息傳出后,其股價猶如斷了線的風箏,持續下跌。
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受到極大打擊,紛紛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一路震蕩下行。曾經備受投資者青睞的“商業第一股”,如今卻在資本市場上陷入了信任危機,市值大幅縮水,這不僅影響了公司的融資能力,也對其未來的戰略布局與發展規劃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
▲ 圖源:新浪財經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武商集團若想重樹信譽、挽回市場,完善內控體系成為了破局的關鍵之舉。
在制度完善方面,武商集團針對購物卡業務,重新梳理并優化了銷售、領取、返利等各個環節的流程。
加強了實名購卡與領卡的管理,引入了先進的身份驗證技術,確保購卡人與領卡人身份的一致性;建立了返利審核機制,對返利的比例、發放對象等進行嚴格審核,杜絕私自提高返利的現象發生。
在監督機制方面,武商集團加大了內部審計的力度,定期對購物卡業務及其他重點業務進行審計,及時發現并糾正潛在的風險與問題。
建立了風險預警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資金流動、業務異常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異常,立即發出預警信號,以便管理層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這些措施的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武商集團的內部管理狀況,但要徹底恢復市場信任、重塑企業形象,仍需要長期的努力與實踐檢驗。
當最后一張購物卡失去流通價值,這場橫跨數年的11億騙局終于露出嶙峋骨架。
那些印著“武商集團”字樣的塑料卡片,本是消費憑證,卻成了人性貪婪的試驗場——有人為虛幻的高息賭上半生積蓄,有人借職務之便在制度裂縫中瘋狂斂財,更有百年企業在管理失察中消耗著幾代人攢下的信譽。
受害者的眼淚里,藏著最樸素的教訓:世上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當收益率超過常識范圍,背后往往連著深淵。
武商集團的整改方案寫滿了“閉環監控”“內控升級”,但真正的防線從來不在制度文本里,而在每個環節對規則的敬畏中。
這家曾引領商業潮流的巨頭,如今站在信譽與生存的十字路口,能否用真誠重建信任,比任何業績報表都更關乎生死。
參考消息
封面新聞:《武商集團購物卡詐騙案細節:團購部員工和卡販子聯手騙走11億元》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全文完,歡迎文末評論、點贊、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