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壞到了極點就會變好,房價跌到一定程度就會反彈,至少能穩(wěn)住不再下跌。這種邏輯推演是支撐中國中產家庭過去數(shù)年在是否應該交易房產上舉棋不定的原因。他們至少有一套房產,或者更多,房產價值占據(jù)家庭總資產中的至少六成,甚至高至九成。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失去耐心,因為沒有人能確認,最糟糕的時刻究竟要等到什么時候。
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中國從中央至地方政府在遏制房地產投機交易上的力度上堪稱激進。主要城市間長期以一種互相攀比的態(tài)度制定了極為嚴苛的約束政策,以限制房產交易,避免房價上漲。比如,長期冠以"調控最嚴城市"的湖南長沙被列為全國學習標桿,這座中國新一線城市成功地將房價長期壓制在極低區(qū)間。
過去兩年,基調開始出現(xiàn)戲劇化逆轉。那些當初在限購與限售政策上最為激進的城市如今卻正以同樣激進的方式呼吁市民大膽買入。比如,湖南長沙為鼓勵房產交易,聲稱將在未來一年內對那些置換房產的居民補貼最高3萬元。更多城市用更多五花八門的刺激方式吸引購房者,就像當初的圍堵政策一樣讓人滴笑皆非。
事實上,盡管政府努力提振需求,但房地產市場尚未出現(xiàn)好轉。沒有人愿意承認,房價仍未實現(xiàn)"止跌回穩(wěn)"的目標,連向好的趨勢都尚未出現(xiàn)。
博主:房價已到必須托底時刻,現(xiàn)在是買房賣房的好時機嗎?
這其中,存在政策落地時被地方"層層加碼"或"選擇性執(zhí)行"的情況;而所謂"白名單"專項借款將中小房企及問題項目仍排除在外,形成"救優(yōu)不救困"的斷層;政策資源也過度傾斜新房,而實際上整個市場的交易重心已向二手房轉移。政策節(jié)奏時常錯配,滯后干預無法應對市場快速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