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可以搞各種各樣的語言創新,但總是用華麗的辭藻來描述事情,就顯得有些不正常,甚至偏離了文學的本意。去除文學表面的華麗辭藻,可以看到文學描述的內容有同質化的傾向,甚至很多內容不忍卒讀。
閱讀文學作品多的讀者會發現,一些作者總是喜歡用華麗的辭藻來敘述事情,來抒發情感,卻往往忽略了現實,忽略了情感的真實可靠。語言本身會產生意義的畸變,倘若作者只是用自己認為的優美的辭藻來描述事件,抒發情感,就以為讀者完全能夠理解,甚至具有偉大的美學意義,那么作者一定錯了。文學的本意并不是用華麗的辭藻來描述事情和抒發情感,而是讓讀者看得懂,讓讀者能理解,產生共情。倘若作者只是一廂情愿地寫了很多事情,抒發了很多感想,而讀者并不買賬,認為作者寫的自己已經看過了,作者抒發的情感也非常普通,那么讀者就無法和作者取得情感上的溝通,也就無法產生共鳴了。文學產生之初,并不是那么優美,而是比較粗俗,甚至鄙陋。先民們在田野中的呼喊就是文學,村歌小調就是文學,火爐邊的故事是文學,巫師領著人們一起敬神,嘴里念念有詞,就是文學。后來有了社會分工,有專業的文人出現,文學才有了高雅的傾向,被文人士大夫們喜歡。以前的詩歌產生于民間,后來有了采詩說。漢代有了樂府,樂官們經常到民間采集詩歌,編訂成冊,就成了民間歌謠集。文人士大夫們欣賞這樣的詩歌,不但喜歡閱讀,而且喜歡寫作,還要互相吹捧,最終弄得詩歌越來越精致,逐漸脫離了民間,成了知識分子階層欣賞的文體。
民間文學并沒有消亡,仍然有村歌小調,有粗鄙的笑話,有民間傳說,后來有了民間的戲文,有了說相聲的,有了說評書的,都算是文學的形式。高雅的文學逐漸脫離了民間的俗文學,變得語言華麗,甚至抒情寫意的過程中用了特殊的韻律,用了民間不常用的詞語,只有知識分子能看得懂,以此區別于民間的俗文學。后來文學走上了高雅的道路。不管是文人士大夫寫文章,還是皇帝寫文章,都向著高雅的方向來寫,最終讓文學具有了高雅的屬性,尤其是語言和文字比較高雅,不是俗文學能夠比擬的,似乎高雅的文學才是最好的文學。權力系統一直都宣揚高雅的文學,不會宣揚太多俗文學,以至于明清小說雖然蔚為大觀,但并不能成為文學的主流,文學的主流仍然是詩詞。詩詞的詞語比較高雅,具有高度的審美化特征,小說的語言也并非全都通俗,有的也比較高雅,卻并不入文人士大夫的法眼。當小說也開始用華麗詞語的時候,散文也就用了華麗的詞語,最終凸顯的是文學語言的審美性,卻并不一定凸顯內容的完整性,不一定凸顯情感的豐富性。
孔子論述過文與質的關系,認為文質彬彬才算君子。倘若只是用華麗的詞語來描寫,就很可能出現專注于審美而敘事功力不足的問題。當敘事功力不足的時候,情感抒發就會受到影響。可是,很多搞文學的都知道語言的重要性,要用語言來敘事抒情,而且要追求華麗的語言,似乎沒有華麗的語言就不算高雅文學,而只能算是俗不可耐的文學。誠然,文學要通過語言來敘事抒情,但文學語言應該保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讓讀者看懂,在此基礎上再求高雅的屬性。可是很多作者寫作的時候,總是把讀者看得過于高級,認為很多讀者文化水平比較高,能夠欣賞優美的詞語,都要用華麗的詞語來敘事抒情,卻最終沒有敘述清楚,也沒有把情感表達清楚,就等于舍本逐末。讀者并非欣賞水平很高級,很多都喜歡看沒有文字障礙的作品,喜歡看通俗的作品,不喜歡看高雅文學作品。從現在短視頻流行的狀況就可以看出來,很多讀者喜歡看不動腦筋的短視頻,不喜歡看令人頗費思量的純文學作品。作家在寫作的過程中要照顧讀者的欣賞水平,不能總是用華麗的辭藻,何況用華麗辭藻描寫的事件大多都是相同的呢!
古往今來,文學作品浩如煙海。總是有敘事相同的作品出現,只不過讀者閱讀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發現。即便有讀者發現了,也不能指出來,因為很多讀者沒有話語權。只要作家寫作的小說,出版社發表之后能夠賺錢,或者說出版社就是為了賺錢的,報刊也是為了賺錢,哪有什么對于文學作品的高級評價呢?即便有文學獎出現,有獲獎作品出現,也不能證明獲獎的作品就是高級的文學作品,很可能只是文學圈子內互相吹捧出來的作品,還不如沒有獲獎的作品好呢!剝去文學表面華麗的辭藻,會看到作家敘事的蒼白無力。因為很多作家寫小說的時候并沒有深入實地考察,沒有大量的民間生活經歷,總是天馬行空式地構思,寫出來之后就容易出現脫離生活現實的問題。以前老作家寫作的時候,總是要到民間住一段時間,起碼要收集一些民間的素材,而現在的作家寫作總是在網上搜集素材,看似省力了,實際上沒有到第一現場,沒有充分感受真實的生活氣息,只是用華麗的辭藻來描寫一個看似優美或悲戚的故事,怎么說都脫離現實太遠。似乎他們用華麗的辭藻來掩飾敘事的不足,掩飾情感的貧乏,而統治階級又希望作家用華麗的辭藻來敘事抒情。因為華麗的辭藻可以讓讀者沉浸在語言審美的境界中,從而忘掉了現實中的貧富差距,忘掉了階級矛盾。
文學似乎是社會矛盾的彌合劑,是治療人們心理疾病的良藥,但文學優美的詞語很容易讓人懷疑。敘事的蒼白,情感的貧乏,都可以通過華麗的辭藻來掩飾,當然也就顯得不實在了。撥開文學表面華麗的辭藻,會看到很多拙劣的敘事和描寫,會看到很多卑賤且奴性十足的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