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僅是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也成為入境游移動支付消費最熱門的城市之一。2025年1月至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萬人次,同比增長38.5%,這離不開上海推出的一系列提升入境游服務和溫度的措施。
一部手機游上海,已經成為境外游客來滬新趨勢。
近日,中國電信翼支付推出“聚合支付”境外版服務,化身精通全球支付語言的“超級翻譯官”。境外來華人士可以直接用自己國家的電子錢包支付,無需下載注冊中國第三方支付App,大大提升來華消費與支付的便利性。
目前,該服務已支持3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220款電子錢包功能,包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日本、韓國、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等國的電子錢包App。
浦東機場營業廳,迎來中國電信聚合支付“第一單”
浦東機場是境外人士來滬的“第一窗口”,而辦理手機卡正是境外人士在中國體驗掃碼支付、線上打車等數字化服務的“第一動作”。
7月13日,在位于浦東機場的中國電信營業廳,一位來自泰國的境外游客正在辦理85元短期手機卡套餐,并在工作人員指引下,直接使用本國電子錢包——泰國K Plus實現聚合支付。
入境用戶只需打開自己家鄉的支付App展示付款碼,讓工作人員使用銀聯標準掃碼槍掃一掃,簡單幾步就能完成支付。
有了聚合支付這位“翻譯官”,入境用戶無需下載第三方支付App,可以直接使用自己家鄉的電子錢包進行支付,全程沒有語言障礙。在掃碼支付的瞬間,系統實時將人民幣金額換算成用戶熟悉的本國貨幣金額,清晰地顯示在支付界面,匯率透明讓境外用戶消費得明明白白。
這是中國電信聚合支付的“第一單”。不少前來辦理短期卡的入境游客都感嘆道:“在中國使用掃碼支付實在太方便了!”
通信消費更便利,助力“一部手機游中國”
2025年上半年,中國240小時過境免簽“朋友圈”擴大至55個國家,從4月開始施行的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讓外國朋友來中國旅游消費的熱情高漲。202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希望進一步提升來華人員的支付和商旅服務便捷性。
來到中國,外國游客最受震撼的是遍地移動支付,很多外國人打趣道:“來中國生活一定要先學會一句‘你掃我,還是我掃你’。”數據對比顯示,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如何快速提升支付便利性,讓全球來華旅游、出差、工作的外籍友人快速適應以移動支付為主的購物消費場景?
對外籍友人來說,兌換紙幣流程煩瑣,銀行卡使用范圍有限,直接使用自己家鄉電子錢包最為便捷,這種方式被稱為“外包內用”。
除了中國電信營業廳這一通信場景外,境外來華人士還能在各類支付場景使用外國錢包。目前,翼支付“聚合支付”境外版已接入包括便利店、超市、電影院與藥店等在內的超百萬家商戶,助力中國商戶們做好全球生意。
未來,中國電信將推出“一站式”服務,入境辦理中國電信SIM卡,就可以支持“通信+支付+交通+消費”的全場景服務。
隨著上海電信完成聚合支付“首單”,越來越多境外錢包能在華掃碼支付,境外游客可以體驗更多中國數字生活的便利性,一部手機就能暢快游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