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推介”原名“泊頭資訊”,泊頭市委“糾正四風”專項辦社情民意采集站。河北省百佳自媒體。滄州市優秀微信平臺。網易新聞泊頭運營中心。滄州市優秀青年志愿組織。泊頭市十佳志愿服務組織。騰訊大燕網“正氣之星”。定期推送泊頭文化,活動,資訊,信息等諸多優質內容,助力政府信息推廣、觀察本地百姓民生。做泊頭接地氣、重服務的新媒體!
紅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紅色精神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泊頭市教育體育局以“河北師大文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師生赴泊頭尋訪‘五一’反‘掃蕩’呂正操突圍足跡”為契機,聯合市關工委、市委黨史研究室,并通過家長學校組織我市部分家長學生參與其中,共同開展為期兩天的“追尋紅色記憶”主題實踐活動。
7月14日,實踐隊前往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市工作部舊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參觀了展廳、歷史文獻陳列區等區域。講解員的生動講述、一件件革命先烈的戰斗和生活物品、一幅幅歷史照片,讓大家了解了城工部在革命時期的重要職能與歷史貢獻,進一步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使命的信念。
7月15日上午,在泊頭市文化館四樓道德大講堂召開座談會,實踐隊師生共同回顧呂正操將軍率部于1942年“五一”反“掃蕩”期間,在泊頭市文廟鎮郭杠子村、營子鎮徘徊村突圍的艱苦光輝歷史。
河北師范大學關工委辦公室主任趙敬臺、老干部服務中心副主任劉玉良,泊頭市原文聯主席范鳳池、泊頭市教體局工會主席樊秀麗、泊頭市軍屯村支部原書記金鳳文等近50人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重溫了呂正操將軍率部在泊頭境內的驚險突圍時刻。
1942年5月11日傍晚,呂正操隊伍從東光縣李家莊出發,先向正西前進,夜幕降臨后轉向北,夜行軍六七十里,抵達泊頭營子鎮徘徊村,這里是突圍的第十個村莊。然而,隊伍卻不慎鉆入了敵人的包圍圈。
5月20日夜,呂正操率部轉移至靠近津浦路(敵占交通線)的運河西岸郭杠子村,這是突圍的第18個村莊。部隊深入敵穴,最終虎口脫險,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突圍戰。
專家講述:再現泊頭抗戰烽煙
泊頭市黨史辦原主任董書明、市關工委副秘書長陳金升,詳細講述了泊頭軍民在“五一”反“掃蕩”中的英勇斗爭事跡。《河北抗日斗爭史》作者、河北省人民抗日斗爭史研究會副會長齊振英,重點介紹了呂正操部途經泊頭兩村的具體情況,讓與會者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歲月。
河北師范大學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陸軍恒出席會議并講話。他首先感謝泊頭市組織此次活動,讓同學們受到了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他強調,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開展此次尋訪實踐活動意義重大。這不僅是河北省教育系統紀念抗戰勝利的重要舉措,更是高校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探索“大思政”教育新模式的生動實踐。同時希望泊頭能持續講好抗戰故事,讓孩子們世世代代銘記歷史,發憤圖強,建設偉大祖國。
來源:泊頭教體
編輯|資小訊、范秋艷、張雨同
校版|張博文
審核|鄭津東
本平臺合作法務顧問:張利 律師
法律援助:18131722918(微信同號)
業務內容
新聞資訊、活動策劃、影視制作、網絡直播、輿情處置、技術開發、航拍攝影、VR全景、文創設計、新媒體培訓等政企業服務合作。
歡迎各單位、企業、商家聯系。
電話:18131780507(微信同號)
座機:0317一82993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