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晨光灑在宣漢縣文駿苑小區煥然一新的梯步道上,附近的居民們踩著輕快的腳步走向民歌廣場,張大爺笑著對鄰居說:“以前這路面坑坑坑洼洼,特別是晚上非常不安全,經常都要繞道走,現在梯步道修好了,不用繞行,非常方便!”這份洋溢在老舊小區的喜悅,正是宣漢縣“溫暖宣漢”十大行動中“安居煥新”行動最生動的注腳。伴隨著全縣重點項目“百日攻堅”行動的嘹亮號角,這項關乎千家萬戶福祉的民生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溫度,在宣漢大地上加速推進、成效凸顯。
百日攻堅擂戰鼓,“煥新”藍圖加速變現
時間過半,戰鼓正酣。自“百日攻堅”行動啟動以來,宣漢縣住建領域22個重點項目全力沖刺,作為其中重頭戲的“安居煥新”行動,年度施工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化為居民觸手可及的幸福實景。代家灣、農機大廈、老九龍三個老舊小區煥新在望,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總項目進度的40%,示范效應初顯;教師新村、砂磚廠住宿樓、市政大廈等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啟動,改造熱潮涌動;老醬菜廠片區、老砂磚廠片區、巴人廣場片區、江口片區的配套基礎設施改造如火如荼,進展顯著,分別完成工程進度的40%至70%,建成將惠及4560戶居民;承載文化記憶的巴人文化街區(較場街)改造項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街心花園片區危舊房改造取得關鍵突破——247戶搬遷協議成功簽訂,2棟危舊樓房安全拆除,城市更新空間持續拓展。
攻堅現場“熱力值”拉滿,民生答卷寫滿溫度
在石壩灣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現場,機器的轟鳴奏響了攻堅最強音。挖掘機揮舞鐵臂精準開挖電纜管溝,工人們揮汗如雨進行邊坡治理,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我們現已完成雨污管網和土石方工程,目前主攻邊坡治理及電纜管溝開挖,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計劃在7月底完成道路油面鋪設。”項目現場負責人王聰介紹道。該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區域基礎設施水平,惠及1所醫院、4個小區及周邊約萬名群眾的生活品質。
改造的成效,不僅體現在拔地而起的新設施,更融入居民日常的便利與笑容。在百節溪小學西大門,一個嶄新的口袋公園悄然亮相,綠意盎然、設施完善,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和學生家長接送的“暖心驛站”。百節溪小學副校長覃昌謀欣喜地表示:“這個‘口袋公園’的建成讓校門口環境煥然一新,有效緩解了家長接送孩子的擁堵壓力,我們計劃新增一個年級在此放學,便利性大大提升!”這處家門口的“方寸之美”,正是“安居煥新”行動聚焦民生痛點、提升幸福感的縮影。
數據說話,溫暖底色愈發厚重
一組組數據,是“百日攻堅”與“安居煥新”行動成效最有力的證明:宣漢縣住建局承擔的攻堅項目計劃總投資5.49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3.9億元,完成率高達71%!其中,王家壩應急通道、石嶺大道延伸段五標段兩個項目已提前完成攻堅任務。這沉甸甸的數字背后,是成千上萬像張大爺一樣居民生活環境的切實改善,是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更是“溫暖宣漢”承諾的扎實兌現。
步履不停,溫暖家園未來可期。“安居煥新”行動不僅刷新了老舊小區的“面子”,更做實了溫暖民生的“里子”。一個個看得見的改變,印證著宣漢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從規劃設計到施工推進,居民的呼聲(加裝電梯、停車位、活動空間)被認真傾聽、有效融入方案。
“下一步,我們將聚力克難攻堅,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嚴把質量關口,建設示范標桿民生工程,全力向上爭取,力爭到位資金比2024年翻一番,為項目建設注入源頭活水!”縣住建局副局長鄧孟華的話語鏗鏘有力,描繪出更美好的藍圖。
幸福正在宣漢的老舊小區里加速生長。一棟棟煥新的樓宇,一條條平整的道路,一個個精致的口袋公園,連同居民們舒展的笑顏,共同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承諾。隨著“百日攻堅”的深入推進和“安居煥新”的持續發力,更多溫暖故事將在煥然一新的家園中續寫,讓“溫暖宣漢”的幸福底色更加濃郁、更加動人。
來源:宣漢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