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是人類歷史上存續時間最長的兵種。
伴隨著中國分分合合的歷史進程,騎兵也在不斷革新和傳承。
三國演義中,出現了無數名馬,比如赤兔、的盧、絕影、烏云踏雪等。
馬如賽車,好的騎手才能讓它光彩飛揚,而赤兔馬,一共有5個主人,是哪幾個人呢?
騎兵的演變
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亞游牧民族開始對馬匹進行馴化,出現了騎兵的雛形。
從殷墟考古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中國早期馬匹應用的存在。
目前我們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物大概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
亞述帝國(公元前9世紀),最早將騎兵用于軍事。但此時騎兵主要承擔偵察、騷擾等輔助任務,馬具簡陋并且沒有馬鐙。
希波戰爭時期(公元前5世紀),希臘出現騎兵,但規模較小,多配合方陣步兵作戰。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3世紀),發展出重裝騎兵與輕裝弓騎兵協同的戰術體系,組成的騎兵部隊被稱為“古代西亞戰斗力最強的軍隊”。
而我們中國的騎兵,在春秋戰國時期。
趙國因對抗北方游牧民族,推行騎射改革,首次將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建制。
此時的騎兵以騎射為主,馬具僅有簡易馬鞍,作戰時仍需依賴戰車部隊支援。
隨著技術的改進,漢代高橋馬鞍增強了騎手平衡性,輕騎兵遠程奔襲,衛青漠北之戰殲匈奴7萬。
衛青首創“武剛車,采取的是“環形防御+騎兵突襲”的混合戰術。
南北朝時期,我國發展出前后鞍橋的“甲騎具裝”專用戰鞍。
當時境內最早的馬鐙形象出現在東吳名將丁奉墓(公元271年)出土的陶俑上,為單側三角形結構,主要用于輔助上馬而非實戰。
北燕時期(公元415年),我國出現了雙鐙,遼寧馮素弗墓出土的鎏金銅木芯雙馬鐙為現存最早成熟實物,標志騎兵可雙手持械沖鋒。
馬鐙的發明使騎兵進入了黃金時代。
馬鞍和馬鐙技術發展成熟后,騎兵衍生出一系列兵種,比如輕騎兵、重騎兵。
騎兵、步兵、弓兵等兵種相結合,又產生了多種戰術,如安息射箭法、夾槍沖鋒、車騎協同等。
到現在,我國依舊保留了2個騎兵營以及多個獨立騎兵連,主要執行高原巡邏、搶險救災任務。
而騎兵除了馬鞍等重要工具之外,其實最為主要的還是馬匹的能力。
至于我國歷史上盛產馬的時代,第一時間想到應該就是三國。良駒配英雄,就像赤兔馬還曾換過多個主人,足見其能力之強。那么它的主人又是誰呢?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公元189年,董卓揮師入京,初期,董卓還想著勵精圖治有所作為。
可是,東漢朝堂的世家大族給董卓的待遇,猶如隋煬帝曾經的經歷一般。
董卓身邊,僅有謀士李儒和一些西涼武將,他的很多政令根本傳達不下去。
然后,他采納了李肅的建議,用重金以及名貴的赤兔馬,收買了呂布為義子。
董卓希望呂布能幫助自己抵擋聯軍,而他自己則可以安心地享受榮華富貴。
赤兔馬的速度使呂布能夠快速突襲敵軍,如入無人之境。
獲得赤兔馬后,虎牢關之戰中,呂布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手持方天畫戟,威風凜凜,好一派“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5回合斬殺河內名將方悅,秒殺號稱“東漢第一槍”的穆順。
面對孔融部將武安國的鐵錘,呂布十來個回合斬斷武安國手腕,諸侯齊上才勉強救下了武安國而退。
呂布繼續追擊撤退的公孫瓚,被張飛攔截。
兩人大戰50個回合不分伯仲,但張飛已開始落入下風。
關羽見勢,揮舞著青龍偃月刀加入戰局。
呂布靠著赤兔馬的周旋,方天畫戟舞成銀光旋風,以一敵二,打了30回合依然難解難分。
最終劉備手持雌雄雙股劍加入車輪戰,呂布因體力漸漸損耗,這才借著赤兔的速度撤退。
呂布獨戰十八路諸侯,聯軍“數十萬大軍不敢動彈”,其紅袍赤兔的形象被形容為“人型絞肉機”。
眼看群雄齊聚虎牢關外,董卓雖然能夠鎮壓他們,但還是被當下地處境折磨得無法入眠。
洛陽如同篩子一般,每天無數消息來回傳遞,董卓已經預見了自己的死亡。
他開始縱兵劫掠洛陽,然后遷都長安,強征糧草,搶劫財貨,引發了民怨。
可是,他沒有想過,呂布的志向僅是做他的手下嗎?
公元192年,王允設離間計,利用貂蟬挑撥董卓與呂布關系。
同年5月22日,董卓入宮時遭呂布刺殺,全族誅滅,郿塢財富也被沒收。
呂布殺了董卓后,李傕、郭汜殺入長安,呂布寡不敵眾,騎著赤兔逃出長安。
無處落腳的呂布在陳宮的邀請下來濮陽協助進攻曹軍。
呂布欣然前往,率數百騎兵突襲濮陽,樂進、于禁聯手不敵,夏侯惇見呂布沖陣直接潰逃。
憑借并州鐵騎,呂布在野戰中總能壓制曹軍,典韋曾描述呂布的騎兵沖鋒起來后“十步之內人仰馬翻”。
但是,呂布是人,不是神,武力值爆表的他,嚴重缺乏政治組織協調能力。
他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軍事才能,轉化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根據地。
此外,他手下的名將張遼、高順都沒能完全發揮出才能。
僅靠著赤兔的沖鋒,終究沖不出多遠,不久他就被曹操殺死,赤兔也被曹操繳獲。
忠義無雙關二爺
公元200年,曹操東征劉備,劉備戰敗后投奔袁紹,關羽因兵敗掩護劉備撤退,被曹操俘獲。
曹操曾公開稱贊關羽“勇冠三軍”,并感嘆:“吾素愛關公人才武藝,欲得之以為己用”。
所以當曹操見到關羽后,非常開心,便想說服關羽投靠自己。
面對曹操的招降,關羽提出“降漢不降曹”的條件,可以暫時歸附曹操。
曹操更是被關羽“心在漢”的忠義感動,贈送赤兔馬給關羽,任命關羽做偏將軍,這個官職高于同期投降的張遼和徐晃,甚至是和改變官渡之戰局勢的張郃同級別。
無論是出于政治考量還是個人情感,曹操都給了關羽超高的尊重和禮遇。
所以,關羽也投桃報李,為了不欠人情,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盡力報答曹操。
官渡之戰前夕,袁紹派兵攻打白馬,為大軍渡河做準備。
曹操派張遼和關羽做先鋒,自己和徐晃率大軍在后邊接應。
張遼和顏良兩軍交戰之際,關羽騎著赤兔馬直沖顏良的中軍大車。
顏良怎會想到,個人會有如此武力,倉促應戰之下,被關羽斬殺于萬軍之中。
而后赤兔馬帶著關羽迅速撤退。
之后得知劉備在袁紹帳下后,關羽多次向曹操告別,但曹操舍不得放人。
最終,關羽只好將曹操給他的所有賞賜以及漢壽亭侯的印信封存后,帶著劉備的家眷踏上了尋找劉備的路。
即便關羽離去后,曹操仍對其忠義表示敬意,稱其為“天下義士。
襄樊之戰后,關羽威震華夏。
東吳更加忌憚關羽,偷偷與被關羽打敗的曹操結盟,暗中謀取荊州。
關羽整頓樊城時,東吳撕毀盟約,率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守將糜芳、傅士仁投降,截斷了關羽的退路。
由于長期征戰,荊州士兵早已疲憊不堪,聽聞荊州被破,而且家人被東吳優待的情況后,士兵開始大量逃亡。
初攻樊城時,關羽帶了3萬人,而從樊城南下時,軍隊人數已經只剩下數千人。
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使關羽無糧可用,進一步造成部隊非戰斗減員。
關羽本想前往江陵試著再奪回荊州,實在不行再回上庸重整兵馬。
但是,孫權對關羽志在必得。
西邊有陸遜切斷夷陵要道,朱然在正面佯攻吸引關羽注意力,潘璋負責追擊關羽。
關羽到達麥城困守時,只剩下了300人。
之后,關羽打算西歸益州,但是他沒有采納王甫等人走大路的建議,而是選擇從小路突圍。
可是,時機稍縱即逝,東吳軍團的包圍圈已經完成。
關羽行軍至臨沮夾石,這里兩山中間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路上布滿蘆葦和灌木。
面對潘璋的追擊,關羽只能繼續前進。
可等待他的卻是馬忠的絆馬索,行軍多日的赤兔早已無力跳躍,眼睜睜地看著關羽被擒獲,赤兔悲鳴不止。
之后,赤兔被孫權賞給了馬忠,而赤兔選擇了絕食而死。
結語
三國演義中,赤兔有5個主人,其中董卓被刺殺,呂布身首異處,曹操舊疾發作,關羽被東吳殺害,馬忠被糜芳刺殺,只有沒騎過赤兔的曹操勉強算是善終。
而的盧馬被傳“妨主”,它反而救了劉備一命,要不然三國歷史可能就改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