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正當全世界都在驚嘆中國電磁彈射技術重大突破時,澳大利亞軍事專家彼得·萊頓卻潑了一盆透心涼的冷水。
這位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的"專家"張口就來:"中美要是開打,福建艦活不過一周!"可他忘了一個尷尬的事實。
美軍自己用25天時間,動用海陸空三軍幾乎所有火力,才勉強把一艘退役航母送去喂魚。25天對7天,誰在胡說八道?
美軍25天炸不沉自己航母,澳專家憑啥說中國7天就完蛋?
美軍的"美國號"航母擊沉測試,堪稱航母抗擊打能力的最佳證明。這艘8萬噸的鋼鐵巨獸,擁有2000多個水密格艙,雙層船體設計讓它成為海上的鋼鐵堡壘。
海陸空三軍輪番上陣,各種導彈魚雷輪番招呼,連續不斷的爆炸聲響徹海面。可這艘退役航母就是不肯沉沒,在海面上頑強地堅持著。整整25天的持續打擊,才算徹底"報銷"。
彼得·萊頓這位澳洲"專家"顯然選擇性失明了。福建艦同樣8萬噸排水量,技術水平還比退役的美國號強出幾個檔次,憑什么7天就得玩完?這種判斷簡直是對現代航母防護能力的無知。
更扎心的是,萊頓拿常規動力說事,卻裝看不見福建艦背后的技術革命。馬偉明院士團隊的綜合電力系統,代表著世界最先進的航母動力技術。3部電磁彈射器的彈射效率,讓美軍的蒸汽彈射都顯得落后。
這些硬核科技在澳洲專家眼里就是擺設?電磁彈射技術的突破,標志著中國航母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萊頓的判斷,不過是西方偏見的集中體現。
說白了,這就是典型的西方偏見作祟。技術突破讓人眼紅,就開始編故事自我安慰。可現實不會因為偏見而改變,福建艦的實力擺在那里,容不得半點質疑。
電磁彈射吊打蒸汽時代,體系作戰碾壓單打獨斗
福建艦的電磁彈射技術,已經把美軍的蒸汽彈射甩了好幾條街。3秒彈射一架戰機,效率比福特級還穩當,這技術含量澳洲專家怕是搞不懂。
美軍的福特級航母,電磁彈射系統故障頻發,故障率高達5%,彈個預警機都能卡殼。反觀福建艦的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更要命的是,萊頓壓根不理解什么叫體系作戰。福建艦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的獨行俠,而是整個防御體系的核心指揮平臺。東風-21D射程1800公里,東風-26覆蓋4000公里,這些"航母殺手"可不是鬧著玩的。
055大驅貼身護衛,093B核潛艇水下游弋,空警-600預警機天空巡航。這套體系作戰組合拳下來,美軍航母敢靠近第一島鏈?火箭軍的"東風快遞"專治各種不服。
一輪飽和攻擊下來,再牛的防空系統也得歇菜。宙斯盾雖然厲害,但面對幾十枚高超音速導彈同時來襲,攔截能力迅速飽和。這就是現代海戰的殘酷現實。
澳專家嘴里的"海上活靶子",實際上是西太平洋新規則的制定者。在中國的主場,福建艦就是不可撼動的海上長城。誰是靶子,還真不好說。
家門口的龍VS遠洋的鷹,這賬還用算嗎?
中美航母的發展理念壓根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美軍航母是全球霸權的工具,需要滿世界耀武揚威。福建艦的任務很明確:守好自家門口,維護地區穩定。
在第一島鏈內打仗,優勢完全在中國這邊。岸基航空兵上千架戰機隨時待命,火箭軍導彈覆蓋整個戰區,還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做后盾。美日聯軍想在這種環境下討便宜?
萊頓顯然不懂地緣政治的基本常識。中國在近海作戰,擁有天然的地理優勢。補給線短、支援及時、火力密集,這些都是遠道而來的美軍無法比擬的。
更關鍵的是,福建艦不需要跨太平洋去找美軍麻煩。人家就在家門口候著,誰愿意上門挨揍誰來。這種戰略定位的差異,決定了雙方的作戰環境完全不同。
美軍要想威脅中國,必須穿越數千公里的太平洋,在中國的導彈覆蓋范圍內作戰。而中國只需要在自己的地盤上堅守,利用所有的地緣優勢。
25天都炸不沉的美軍航母,在自己的地盤上尚且如此抗造,何況在中國的主場?這種地緣優勢,是澳洲專家永遠理解不了的。這賬,小學生都會算。
下一艘核動力航母在路上,某些'專家'準備好閉嘴了嗎?
福建艦只是中國航母發展路上的一個節點,遠非終點。004型核動力航母的藍圖早就躺在江南造船廠的保險柜里,4臺電磁彈射器配艦載激光反導,那時候再談"中美航母對決"才有意思。
反觀美國的造船工業,修個伯克級驅逐艦都要排隊三年。福特級二號艦"肯尼迪號"下水五年了還沒形成戰斗力,就這工業底子,拿什么跟中國"下餃子"比產能?
中國的造船能力已經占到全球的50%以上,這種工業優勢在戰時將發揮決定性作用。美國想要在造船速度上競爭,已經力不從心。
技術在進步,認知也該升級了。還拿冷戰思維看待中國軍事發展,注定要被現實打臉。殲-35隱身艦載機即將上艦,攻擊-11無人機群編隊作戰,這些新技術的應用讓福建艦的戰斗力成倍提升。
更不用說中國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高超音速武器等前沿領域的突破。這些技術的軍事化應用,將徹底改變海戰的游戲規則。
澳專家的唱衰聲音越來越刺耳,恰恰證明了福建艦的戰略價值。當對手開始焦慮并發出不理性聲音時,說明你走的路是對的。歷史將證明誰的判斷更準確。
結語
說到底,萊頓這類"專家"的判斷反映了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深層焦慮。技術突破讓他們措手不及,只能用唱衰來尋求心理安慰。
隨著中國航母技術持續成熟,體系能力不斷增強,類似的偏見聲音只會顯得更加蒼白無力。歷史終將證明,實力比口水更有說服力。
面對這樣的技術突破和戰略成就,咱們既要自信,也要理性。你覺得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外界的質疑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