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 天壇
臨近終局,美國的出牌方式卻越來越“失格”。
像是棋盤上的困獸,眼看大勢已去,卻還不甘心落子認輸,接連拋出三招險棋,既冒險又失態。
而身為“操盤者”的特朗普,也逐漸意識到:時間已經站在了中國這邊。
再拖延一個月,結局恐怕就不是“扳回一城”,而是徹底的完敗。
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特朗普政府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大規模加征關稅、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在政治外交領域不斷挑釁,無一例外都遭到了中國的堅決反制。
加征關稅本意是想讓中國經濟遭受重創,結果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關稅成本大部分都轉嫁到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身上,物價上漲,通脹壓力陡增。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僅2018年一年,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就為關稅額外支付了約500億美元。
在高科技領域,美國對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的打壓也并未奏效。
相反,在巨大的外部壓力下,中國高科技產業爆發出驚人的創新活力和自主研發能力。
華為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攀升,5G技術更是遙遙領先。
即便在臺灣、香港、南海等敏感政治議題上,美國的各種挑釁也只是火上澆油,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損害了各方利益。
反觀中國,盡管遭受了巨大的貿易沖擊,但經濟運行的基本面依然穩健。
得益于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和日益完善的產業體系,中國外貿出口雖有所下滑,但GDP增速仍保持在6%以上,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一枝獨秀。
更關鍵的是,貿易戰倒逼中國加快推進改革開放,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擴大內需、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新動能,種種舉措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比之下,美國經濟雖然表面風光,但實際問題嚴重。
財政赤字和聯邦債務居高不下,制造業持續萎縮,收入不平等加劇,社會撕裂加深。
貿易戰非但沒能解決結構性矛盾,反而加重了美國經濟的內在風險。
今年5月,在全球經濟衰退和國內壓力的雙重擠壓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和中國達成了暫停加征新關稅的共識。
這份時限90天的"日內瓦協議",被外界視為化解中美貿易爭端的關鍵窗口期。
對美國而言,這90天意味著彌足珍貴的喘息之機。
如果能在期限內與中國達成全面協議,特朗普不僅可以避免關稅戰的惡果,還能借此為連任造勢,可謂一箭雙雕。
隨著8月中旬的臨近,這個黃金緩沖期即將耗盡。
美國國內矛盾重重,鷹鴿兩派爭論不休,朝令夕改成了常態。
焦慮和不安在華盛頓彌漫,急于尋求突破的特朗普政府開始對中國施壓。
轉眼之間,短短48小時內,美國接連向中國發難,雖看似氣勢洶洶,實則更像是黔驢技窮的表現。
首先,美方故技重施,再次炒作"中國威脅論"。
美軍高調在巴拿馬運河附近舉行演習,渲染中國可能控制這條戰略要道。
此舉明顯是別有用心,意在牽制中國的注意力,為施壓制造輿論環境。
美方加大力度打"臺灣牌"。
美軍現役將領公然現身臺灣軍演現場,變相鼓勵"臺獨"勢力。
美臺高層互動頻繁,更有傳言稱美國會支持臺灣"入聯"。
這些舉動無疑踩了中國的紅線,嚴重違背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
最后,為轉移國內矛盾,美方開始就芬太尼問題對中國說三道四。
特朗普公開表示,中國應對芬太尼販運者處以死刑。
這完全是倒打一耙,混淆是非。
要知道,芬太尼濫用問題的根源在美國,而中國一直是禁毒斗爭的堅定踐行者。
美國自身危機四伏,卻反過來指責中國,這不過是甩鍋的把戲罷了。
面對美國的接二連三的挑釁,中國的反應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從容不迫。
無論是在經濟實力還是全局謀略上,中國都有足夠的底氣和智慧來應對眼前的局勢。
經濟上,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條和超大規模內需市場,足以抵御外部沖擊。
疫情沖擊下,中國經濟展現出驚人的韌性和修復能力,成為全球復蘇的壓艙石。
政治上,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國際社會贏得了廣泛尊重。
任何損害中國主權和尊嚴的圖謀都注定徒勞無功。
在具體問題上,中國的立場始終明確而堅定。
在臺灣問題上,堅決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在南海問題上,堅持通過談判協商妥善解決爭議,反對外部勢力的干涉;在經貿問題上,堅持平等互利,反對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
任何誤判中國決心的做法,都將付出沉重代價。
隨著90天期限的迫近,美國越發焦慮。
若讓談判流產,不僅意味著關稅重啟、市場動蕩,更將重創特朗普連任前景。
但若輕易妥協,又難以交代國內鷹派,且有失面子。
進退維谷之下,特朗普只能通過在外圍議題上制造噪音,來為談判贏得籌碼。
一方面渲染中國威脅,一方面放風可能訪華,希望北京能給他一個臺階下。
中國不是任人擺布的對象。
任何談判都必須以平等和尊重為前提,中國不會接受美國的強買強賣,更不會為特朗普的政治私利買單。
下一步的談判結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特朗普能否拿出誠意,放下身段,以務實和靈活的姿態尋求共贏。
如果他執迷不悟,繼續逆潮流而動,那只會讓美國更加孤立,埋下危機的種子。
貿易戰持續至今,始終沒有贏家。
當此關鍵時刻,美國應該放下傲慢與偏見,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中國崛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妥善管控分歧。
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理應擔負起引領合作、維護穩定的責任,攜手應對人類社會共同挑戰。
一味逆全球化潮流而動,只會損人害己。
希望特朗普政府能認清大勢,作出理性選擇,讓中美關系重回正軌。
無論面臨何種外部環境,中國都將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謀共贏,在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同時,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應有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