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融媒鄉村行?紅沙梁鎮】孫指揮村:滴灌賦能食葵 繪就鄉村新“豐”景
盛夏七月,民勤縣紅沙梁鎮孫指揮村千畝滴灌食葵基地宛如金色海洋,奪目耀眼。碩大花盤向著太陽,隨風輕搖,與湛藍天空、蔥郁林帶構成鄉村獨特美景。
食葵花開似海 李筱 攝
走進基地,農戶們穿梭其間,查看食葵生長,臉上洋溢著豐收的期待。“以前靠天吃飯,遇上旱年,葵花收成大受影響。自從有了滴灌,省心多了,水和肥料能精準送達根部,葵花長得好,產量也穩定。”孫指揮村種植戶張有林笑著說。據了解,滴灌技術讓每畝地節水超155方,節肥率22%,人工成本也大幅降低。
“今年我種了37畝地葵花,目前已經到了盛花期,長勢非常好,我們要加強管理,期待有個好收成。”張有林說。
紅沙梁鎮地處干旱地區,水資源匱乏一直制約農業發展。近年來,鎮政府積極響應節水號召,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目前,全鎮超90%的農田已實現滴灌,食葵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成為當地支柱產業。
開展技術宣傳指導 李筱 攝
“今年全村連片種植葵花2660畝,全部使用滴灌設施,澆一個輪次大概需要40方水,相較于漫灌一畝地可以節約140方水,不僅省水、省肥、省勞動力,而且還便于管理,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普及,實現了節水與產業發展‘雙贏’目標,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孫指揮村村委會副主任王積明說。
為提升食葵產業競爭力,紅沙梁鎮在品種選育和技術創新上發力。引進高產、抗病品種,推廣精量播種、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確保食葵品質優良。同時,借助電商平臺和農業合作社,拓寬銷售渠道,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產業發展不僅讓農民增收,還帶動了周邊產業。每到收獲季,周邊的運輸、倉儲企業訂單不斷,解決了部分村民就業問題。
紅沙梁鎮滴灌食葵的成功,是農業節水與產業發展結合的典范。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這片土地正書寫著新的農業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王希麗 吳苗 李筱 董莉梅)
編輯:李玉紅 審校:李筱 責任編輯:閆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