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這波操作太不地道了!從這個月起,全國多地移動用戶忽然發現,8元套餐居然神秘消失了,APP套餐變更列表里沒了蹤影,客服回應稱需前往線下營業廳辦理,但營業廳工作人員又以“系統升級無法操作”為由推諉。雖然目前移動官方尚未正式宣布取消,但用戶的實際遭遇表明,這絕非簡單的系統故障,而是有計劃的行動。
所謂8元套餐,實為30分鐘通話或200MB流量二選一,這點流量刷10分鐘抖音就耗盡。一旦超額,立馬按1元/MB的天價扣費,單日最高可扣60元!更陰險的是,有用戶被誘導“免費升級流量包”,次月才發現偷偷綁定一年合約,話費暴增50%。
移動為何悄然下架這個不起眼的低價套餐?核心原因恐怕赤裸而現實:那就是“用戶分層”。要知道,使用8元套餐的多為通信需求極低的群體,如保號、接聽電話的老年人、備用機用戶等,他們對移動的利潤貢獻微乎其微。移動的真實意圖,是迫使這些“低價值用戶”要么升級更貴套餐,要么流失。尤其在5G建設成本高企、流量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清理”低消費用戶、提升整體用戶價值成為目標。偷偷操作而非光明正大宣布,無非是忌憚輿論反噬和監管壓力,企圖用“軟刀子”讓用戶“自然”放棄或接受漲價。
事實上,天下苦移動久矣。長期以來,移動資費不透明、服務套路多、扣費陷阱叢生等問題被廣為詬病。如不知情的增值服務訂閱、隱蔽“會員”扣費頻發,退費投訴繁瑣。還有升級高價套餐易如反掌,但申請降檔或取消服務卻難如登天。以及流量提醒滯后、話費詳單復雜、套餐外天價計費讓用戶無所適從。
最關鍵的是,移動對待新老用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針對新用戶的花樣優惠層出不窮,但老用戶,尤其是多年未換套餐的低消費用戶,根本享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優惠。工信部收到的海量投訴中,關于資費爭議、不明扣費的,移動經常“名列前茅”。
移動這種“店大欺客”、輕視用戶體驗的做法,在攜號轉網全面開放后,終于迎來了市場的無情反饋。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在多個季度出現用戶數凈流失,成為三大運營商中用戶流失壓力最大的一家。其過去的規模優勢,正被自身傲慢與服務短板消解。
毫無疑問,在服務同質化、用戶選擇權強大的今天,移動若仍抱“老大”心態,擠壓基層用戶利益以求短期業績,無異于飲鴆止渴。這不僅嚴重傷害用戶信任,更在透支品牌口碑與市場根基。若移動不真正以用戶為先,切實解決資費不透明、套路多、服務差等核心痛點,繼續在“趕客”路上越走越遠,流失的將遠不止8元套餐用戶,而是整個市場對其的信心與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