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李阿姨是透析室的 “??汀保@天像往常一樣進行透析治療,在透析1個小時后,她突然面色蒼白、頭暈惡心,血壓監測顯示從透析前的 130/85mmHg 驟降至 95/60mmHg。
醫護人員立即暫停超濾,為她補充生理鹽水,經過緊急處理,李阿姨的血壓才逐漸恢復穩定。
透析過程中血壓忽高忽低是許多腎友的困擾,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頭暈、抽搐等危險情況。
為什么透析會影響血壓?該如何預防和應對?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
透析中低血壓的常見原因
1、脫水過快或過量
原因:透析超濾(脫水)速度超過血管再充盈能力,血容量驟降。
易發人群:干體重設定偏低、兩次透析間期干體重增長過多(干體重>5%)者。
2、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尿毒癥毒素損傷交感神經,導致血管對血容量變化反射性收縮功能下降,無法有效代償透析時的血容量減少。
3、心臟功能異常
心衰、心肌缺血等疾病使心臟無法應對透析時的血流動力學變化。
4、其他因素
(1)透析液溫度過高(引起血管擴張)。
(2)進食過多或高糖飲食(使血液集中到消化道)。
(3)低鈉透析液導致血鈉驟降。
應對措施:低血壓篇
1、預防階段
(1)嚴格控水: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3%~5%。
(2)避免透析前大量進食(可能因血液分布、容量負荷及血糖波動引發血壓偏低)。
(3)與醫生溝通調整干體重(可通過“人體成分檢測”輔助調整)和超濾速度。
2、透析中處理
立即告知醫護人員,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暫停超濾,調低血流量。
(2)采取頭低腳高位。
(3)靜脈補充生理鹽水或高滲糖。
(4)調整透析液溫度至35~36℃(低溫透析)。
透析中高血壓的常見原因
1、容量負荷過重
干體重設定偏高或透析不充分,體內多余水分未清除。
2、藥物因素
(1)促紅細胞生成素(EPO)使用不當導致血壓升高(EPO通過增加血液黏度和血管收縮作用升高血壓,血細胞比容>30%時風險更高)。
(2)透析前停用降壓藥(如部分患者因擔心低血壓自行停藥)。
3、電解質紊亂
透析液鈣濃度>1.5mmol/L可能導致血管平滑肌鈣內流增加,引發透析中高血壓。
應對措施:高血壓篇
1、長期管理
(1)重新評估干體重:通過生物電阻抗(BIA)等檢查確認是否需調整。
(2)限鹽限水:每日鹽攝入<5g,水分攝入前天尿量+500ml(包含所有含水分的食物)。
(3)合理用藥:避免漏服降壓藥,促紅細胞生成素劑量需個體化調整。
2、透析中處理
(1)血壓持續>180/100mmHg時需干預。
(2)使用可透析清除的降壓藥(如尼卡地平)。
(3)增加透析次數或增加超濾量(需醫生評估)。
日常監測小貼士
1、居家記錄:測量并記錄透析前、中、后的血壓,就診時提供給醫生。
2、警惕癥狀:低血壓(頭暈、冷汗);高血壓(頭痛、視物模糊)。
3、溝通反饋:及時向醫生或護士反映血壓異常,勿自行調整藥物。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具有會員資質的圖片網站或AI生成,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凡署名原創的文章、圖片、視頻、音頻版權屬本公眾號平臺及作者本人所有。獲取授權后可轉發分享,其它平臺如需引用版權內容,請在醒目位置處注明來源。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平臺旨在幫助腎友和大眾更好地了解相關疾病,所刊載的全部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院診療。刊載信息僅供參考,個體有差異,如有不適請盡快請往線下就醫,本平臺及作者不承擔相關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