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終于“翻臉”了。一直對普京“話不重”的他,這次突然強硬表態,給了俄羅斯一個明確的最后通牒:50天內?;?,否則就迎來“非常嚴厲的后果”。這一次,特朗普不是嘴上說說,他真準備動手了。而這場對俄羅斯的“最后通牒”,也許對烏克蘭是轉機,但對中國來說,很可能是一場不小的麻煩。
特朗普的計劃很明確: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同時用經濟手段逼普京低頭。這次的“新點子”是,美國不直接給烏克蘭武器,而是先賣給歐洲國家,再讓歐洲國家轉交。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繞過“美國卷入戰爭”的爭議,另一方面還能賺錢,順便還打臉普京——告訴他:“我不是沒手段,只是不想一開始就撕破臉。”可這還不是全部。真正讓人擔心的是那句“100%的二級關稅”。什么意思?簡單說,就是除了對俄羅斯商品直接征稅之外,美國還打算對那些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下手。誰買俄羅斯的油氣、煤炭、鈾礦,誰就得付出代價。這聽起來像是要把全球“逼著選邊站”。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命脈就是能源出口。2024年,光靠賣石油和天然氣,莫斯科就賺了2800多億美元。其中,中國買了33%,印度買了25%,土耳其也買了22%。這三家,是俄羅斯能源出口的頂梁柱。現在,特朗普想砍的,就是這三根柱子。如果“次級關稅”真的實施,那就是直接沖著中國、印度、土耳其去的。對俄羅斯來說,美國本土的制裁其實沒什么影響了,美俄貿易早就縮水到幾十億美元,基本可以忽略。但一旦中國、印度、土耳其被迫減少采購,那對俄羅斯就是致命打擊。
所以,這次特朗普放的狠話,其實不光是給普京聽的,也是沖著中印去的。中國當然是這套操作里最重要的一環。我們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已經非常深入。比如2024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占了總進口的20%,超過沙特,排第一。很多項目,比如“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北極LNG運輸、遠東油氣合作,早就綁定得死死的。如果美國真開始搞“次級制裁”,中國能源公司肯定會面臨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在國際結算和保險方面,會出現一系列復雜問題。
而且,特朗普這種搞法,很可能是“選擇性執法”。對中國就狠一點,對印度、土耳其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為什么?因為土耳其是北約成員,美國在中東問題上離不開它;印度則是美國在印太戰略中的關鍵一環,特朗普自己還在跟莫迪打關稅牌呢。如果他現在連印度也一起打擊,那印美關系可能真要翻車了。但問題是,中國不是誰都能拿捏的。要是美國真動手,中方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不排除中國會祭出自己的反擊工具,比如加碼稀土出口管制,或者對關鍵技術限制出口。
這些可不是美國說扛就能扛得住的。說到底,特朗普這波操作,確實挺絕。看起來像是“讓歐洲出錢,美國出貨”,順帶把俄羅斯逼上談判桌。但其實背后還有一盤更大的棋——逼中國、印度這些國家表態,站隊,選邊。從他當年的“極限施壓”到現在的“次級關稅”,套路換了,但邏輯還是那一套——要么聽我的,要么就準備受罰。
但這招真能奏效嗎?說實話,懸。俄羅斯那邊,普京早就習慣了西方的壓力。他現在最看重的就是在戰場上的主動權。如果他覺得“?;稹睍尪砹_斯失去優勢,他是不會答應的。反而可能變本加厲,繼續在戰場上“提高籌碼”。
中國這邊,也絕不會輕易讓美國牽著鼻子走。如果美方敢動“次級制裁”,那等于是在中美關系剛剛緩和的時候,再次掀桌子。中國肯定會反擊,而且會選準點打,不排除反制措施涉及半導體、稀土、清潔能源等關鍵領域。
所以說,特朗普這次是玩了一手狠牌,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他賭贏了,普京妥協、烏克蘭?;?,特朗普成“和平締造者”;但要是賭輸了,不光美俄撕破臉,中美、中印關系也可能被連帶拉入新的緊張周期。
總結一下:對普京來說,這是最后一次“機會”,但他真不一定接。對烏克蘭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轉機”,但前提是歐洲國家能配合。對中國來說,這是個壞消息,尤其是能源貿易可能被波及。對特朗普來說,這是豪賭一場。如果成功,就是大選加分項;要是失敗,那就是外交大翻車??傊?,這50天,是一場全球博弈的倒計時。各方怎么選,后果就怎么演。我們拭目以待。
《特朗普發布“最后通牒” 梅德韋杰夫:俄羅斯不在乎》 紅網
《特朗普威脅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 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