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在部隊帶兵的第五年,又到了老兵退伍的季節。
每年的這個時候,連隊里都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情緒,既有對未來的期待,又有對戰友的不舍。
那一年,我們班有個叫王強的老兵,平時話不多,但做事特別踏實,是連隊里的技術骨干。
退伍前一天晚上,連隊照例組織了茶話會。
大家說說笑笑,回憶著這幾年的點點滴滴,有人笑著笑著就哭了。
王強坐在角落里,一直沒怎么說話,只是默默地給大家倒水、遞瓜子。
我注意到,他的眼神里藏著些什么,但當時也沒多想。
第二天一大早,退伍老兵們就要離隊了。
營區門口,大巴車已經停好,戰友們互相擁抱,依依惜別。
輪到王強的時候,他緊緊握了握我的手,低聲說了句:“班長,謝謝您。”
然后轉身就上了車,頭也沒回。
直到車子開走,我才發現地上有個信封。
打開一看,里面是一張皺巴巴的欠條,上面寫著:“欠班長300元車費,王強。”
我這才想起來,前幾天王強確實找我借過錢,說是家里急用,我當時沒多想就給了他。
沒想到,他臨走還惦記著這事。
我笑了笑,把欠條塞進了口袋,心想這小子還挺較真。
后來,連隊的生活依舊忙碌,我也漸漸忘了這件事。
三年后,我調到了另一個單位。
有一天,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班長,我是王強!”電話那頭的聲音有些激動。
原來,他退伍后去了南方,從最底層的工人做起,現在自己開了家小工廠,日子漸漸好起來了。
他說,一直記得那300塊錢,想還給我。
我笑著說:“算了,就當是班長給你的退伍紅包吧。”
但他堅持要了我的地址,說一定要還。
又過了七年,我已經轉業到了地方工作。
某個周末,我正在家里陪孩子寫作業,突然接到門衛的電話,說有人找我。
下樓一看,一輛嶄新的黑色轎車停在小區門口,車旁站著個西裝筆挺的男人。
我愣了一下,才認出是王強。
他比十年前胖了些,但眼神還是那么亮。
一見面,他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厚厚的信封,塞到我手里。
“班長,這是當年的300塊,連本帶利。”
我打開一看,里面是整整齊齊的三萬塊錢。
我趕緊推回去:“你這是干什么?當初就300塊,你這也太多了!”
王強的眼眶突然紅了:“班長,沒有你那300塊,我連回家的車票都買不起。”
原來,當年他家里根本沒事,是他自己退伍時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了。
他不好意思再開口,就編了個理由找我借錢。
那300塊,是他踏上社會的第一筆“啟動資金”。
他接著說,退伍后的第一年特別難,睡過橋洞,吃過饅頭配咸菜。
但每次想放棄的時候,就想起那張欠條,想起部隊里學的“不拋棄不放棄”。
后來,他靠著在部隊學的技術,慢慢站穩了腳跟,現在工廠已經有幾十號員工了。
聽著他的故事,我的鼻子也有點發酸。
那天,我們聊了很久,從部隊的趣事到這些年的經歷,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連隊的日子。
臨走時,他執意要把錢留下,說這是他的心意。
最后,我收下了當年的300塊,剩下的堅決讓他拿了回去。
看著他的車遠去,我突然覺得,當兵這些年,最珍貴的不是立功受獎,而是這些樸實的戰友情。
有時候,一點小小的善意,可能就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經歷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