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是消化系統的起點,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反饋站”。很多疾病在早期可能并無明顯不適,但口腔往往會率先發出警示信號。口腔黏膜、牙齦、舌頭等部位的變化,其背后甚至可能同癌癥有關聯,不可不認真對待。有道是,“身體有癌,嘴先知”,倘若自身口腔出現5個異常信號,要小心是癌癥“造訪”,早些檢查為宜。
1.口腔潰瘍久不愈合
一般而言,常規潰瘍會在一兩周內自行愈合,但如果某處潰瘍持續超過兩周仍未好轉,且潰瘍邊緣增厚、不規則,甚至出現滲血或疼痛加劇,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表現。特別是長期吸煙、飲酒或嚼檳榔的人群,口腔癌風險更高,因此也更需要謹慎。如果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且局部組織出現不明增生,應盡快就醫檢查。
2.口腔異味嚴重
普通口臭通常與口腔衛生、食物殘渣或胃部消化功能有關,但若口腔異味持續存在,即使刷牙漱口也難以緩解,且伴隨消化不良、腹脹等癥狀,可能提示消化道腫瘤,如胃癌或食管癌。這類口腔異味可能與癌細胞代謝異常、胃內容物反流或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需結合其他癥狀進一步檢查。
3.牙齦經常出血
牙齦偶爾出血可能是刷牙用力過大或牙齦炎所致,但若頻繁出血,且傷口愈合緩慢,可能與血液系統疾病相關,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現牙齦反復出血、皮下淤血等情況。如果近期牙齦出血增多,并伴隨疲乏無力、貧血等表現,應盡早進行血液檢查。
4.舌頭、黏膜顏色異常
健康的舌頭應呈粉紅色,表面濕潤。如果舌頭或口腔黏膜長期出現白色或紅色斑塊,且無法擦除,可能是癌前病變的信號,如白斑或紅斑病變。其中,口腔紅斑的癌變率較高,需特別關注。此外,舌頭或口腔內部出現硬結、腫塊,且逐漸增大,也可能提示癌變,應盡早就診。
5.口腔麻木異常
口腔內長期存在不明原因的麻木感、刺痛感,又或是出現咀嚼困難、舌頭活動受限等情況,可能與口腔或頜面部神經受損有關。這種情況可能由口腔癌或頭頸部腫瘤引起,特別是當腫瘤壓迫神經時,會導致感覺異常。如果口腔或舌頭局部持續麻木,且癥狀加重,應盡早檢查。
口腔健康往往能反映全身狀況,特別是身體內部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內生狀態。若這些異常長期存在或持續加重,應盡快就醫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規律體檢,有助于降低口腔癌及相關疾病的風險,提高整體健康水平,杜絕因措施治療時機而釀成的苦果出現。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