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以禮賢下士、胸懷寬廣聞名。
孟嘗君,名田文,許多人都聽說過他。他風流倜儻,極具謀略,廣泛招賢納士,門下有數千門客。
那么,孟嘗君是如何修煉到如此地位和境界的呢?
你以為他只是因為是齊王的兄弟、齊國王室成員,才有今天的成就嗎?那就大錯特錯了。
讀了《資治通鑒》中的相關故事,你會發現,孟嘗君的上位之路,靠的正是他的謀略和智慧。
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想要上位,必須具備過人的智慧和策略。
那么,孟嘗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絕不僅僅是因為“投對了胎”。
孟嘗君的父親田嬰,也就是靖郭君,一度把持齊國朝政大權。齊王幾乎什么都不管,所有事務都交給田嬰處理。在齊國,田嬰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田文正是接替了老爹田嬰的位子,這才逐步發展成為戰國四公子之一。
但是,田文的位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謀劃出來的。
田嬰有四十個兒子,而田文只是其中一個卑微小妾所生的庶子。
盡管出身低微,田文卻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反而為我們上演了一出庶子逆襲的勵志故事。田文是怎么做到的呢?
田文風流倜儻,極具謀略。
他主動找到父親田嬰,勸說父親要廣施錢財,養一些有才學的讀書人。
為什么要蓄養門客呢?田文很有想法。
田文問父親:“您的兒子的兒子叫什么?”
田嬰回答:“叫孫子。”
田文又問:“孫子的孫子叫什么?”
田嬰答:“叫玄孫。”
田文接著問:“那玄孫的孫子叫什么?”
田嬰這時已經答不上來了,只能說:“那我就不知道了。”
田文說道:“您在齊國受到重視,能當上丞相,歷經三位君王,但齊國的疆域并沒有擴展,反而您自己家里卻積累了萬貫家財。咱們家里,連一個賢人都沒有。我聽說,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可如今,您后宮的人都身穿綾羅綢緞,而一般的士人連粗布衣服都穿不起。家里的仆人、妻妾都有剩余的飯菜和肉食,而普通士人連糟糠都吃不飽。可您還在拼命積攢財物,想把這些都留給那些連怎么稱呼都叫不上的子孫,卻忘了國家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敗壞。我個人覺得,您這樣做是非常有問題的。”
田嬰聽了田文的話,頓時醒悟,開始格外重視田文,讓他主持家中事務,負責接待賓客,田文的名聲也因此傳遍諸侯。
當時,各國諸侯紛紛派人來請求田嬰,任命田文為繼承人,田嬰最終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