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手舉著一個因芬太尼離世孩子的照片。
面對孩子母親的哭訴,承諾會解決芬太尼問題,甚至表示相信中國會對制造和分銷芬太尼的人判處死刑。
美國芬太尼問題,為何會牽扯上中國呢?對于特朗普的承諾,中國作何回答?
美國街頭的“僵尸”景象
如果你去過美國的一些大城市,像紐約、舊金山,可能會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街頭巷尾,一些人身體對折,以極其怪異的姿勢僵在那里,神情恍惚。
他們有的弓著腰,頭快要貼到膝蓋,像是一座扭曲的雕塑;有的身體搖晃,腳步虛浮,卻怎么也走不穩。
這不是什么行為藝術表演,而是真實發生在美國街頭的一幕,被稱為“芬太尼折疊”,是芬太尼過量的典型表現。
吸食芬太尼后,使用者大腦處于一種虛幻狀態,以為自己在正常行動,可身體卻不聽使喚,逐漸陷入半昏迷。
在這短暫的“舒服”時刻,他們仿佛忘卻了一切煩惱,時間也失去了意義。
但這種所謂的“舒服”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痛苦。
長時間保持扭曲姿勢,讓他們的腰背和膝蓋承受著難以忍受的劇痛。
為了擺脫疼痛,他們往往會選擇再次吸食芬太尼,就這樣陷入“疼痛-吸食-更劇烈疼痛-加大劑量吸食”的惡性循環,直至生命終結。
據統計,2023年,美國因吸毒死亡的人數超過十萬,其中7.5萬人的死因與芬太尼直接相關。
芬太尼最初誕生時,如同降臨人間的天使,肩負著減輕病人痛苦的使命。
它是一種強效止痛藥,藥效是嗎啡的百倍,為癌癥晚期等重癥患者緩解了難以忍受的疼痛,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后時光能保有一絲尊嚴。
在中國,由于其強大的成癮性和潛在危害,對芬太尼的管控極其嚴格。
開具一劑芬太尼,需要頂級專家的處方,經過層層審批,藥品儲存更是采用生物識別等高端安保措施,以確保其不會流入非法渠道。
然而,在美國,情況卻截然不同。
曾經,在一些思潮的影響下,“免于疼痛”被過度宣揚,甚至被奉為一種基本人權。
醫生們受到鼓勵,只要患者喊疼,就大膽開具止痛藥。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行業協會和國家指南竟然公開推薦,在非癌癥的慢性疼痛治療中使用強效阿片類藥物,還宣稱這類藥物安全、成癮風險低。
就這樣,在錯誤的引導下,芬太尼的泛濫成癮。
制藥公司的“罪惡之手”
在芬太尼泛濫的背后,制藥公司扮演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
普渡制藥堪稱其中的典型,其生產的奧施康定曾是美國暢銷的“止痛神藥”,每年創造著幾十億美元的銷售額。
為了讓奧施康定順利上市,普渡公司不惜重金公關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
令人震驚的是,當年負責審查該藥物的官員,在批準其上市僅僅一年后,就跳槽到普渡制藥,薪水更是飆升了二十五倍。
此后,普渡制藥的營銷團隊傾巢而出,用各種手段拉攏醫生。
他們邀請醫生度假、打高爾夫,以“學術演講費”的名義向醫生行賄。
更過分的是,奧施康定這類昂貴藥物,居然能通過醫保全額報銷。
在這條利益鏈的運作下,美國人對疼痛的認知被徹底扭曲,從“能忍則忍”變成了“有痛就吃藥”。
曾經有位旅美華人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他的孩子摔傷大腿,疼得大哭,護士竟然直接拿出芬太尼鼻噴劑噴進孩子鼻腔。
幾分鐘后,孩子不哭了,甚至能下地走路。
這位家長不但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對美國醫療的“神奇”贊嘆不已,還說出“千萬別讓家長知道這東西存在”。
殊不知,這看似“神奇”的背后,是對孩子健康的極大危害,也是美國社會對芬太尼危害認識不足的體現。
隨著普渡制藥因眾多訴訟破產,曾經依賴奧施康定等合法止痛藥的患者陷入了困境。
習慣了藥物帶來的“無痛感”,他們難以再忍受正常的疼痛,于是開始尋找替代品。
而芬太尼,因其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成為了毒販們的首選。
毒販們在利益的驅使下,將芬太尼混入各種藥品中,以極低的價格在街頭售賣。
就這樣,醫院的合法止痛藥供應一旦中斷,街角的毒販便成了癮君子們的“救命稻草”。
馬修的遭遇便是眾多受害者的縮影。
他原本是一名強壯的裝修工人,因骨折接受治療時,醫生給他開了含芬太尼的止痛藥。
藥物效果顯著,他的傷很快康復。但停藥后,他卻出現了難以忍受的疼痛和焦慮,他以為是傷勢未愈,醫生也繼續為他開藥。
當腿傷真正痊愈時,他才發現自己已經對這種藥物上癮。醫生不再開處方后,他只能走向街頭,向毒販購買被稱為“30號藍色小藥丸”的芬太尼毒品。
從此,他的生活徹底失控,從一個正常的勞動者淪為癮君子,最終妻離子散,流落街頭,死在公園廁所旁。
像馬修這樣的悲劇,在美國每天都在上演。
面對日益嚴重的芬太尼危機,美國政客們不是從自身尋找問題根源,而是試圖將責任推卸給中國。
特朗普舉著一位14歲因芬太尼死亡孩子的照片,聽著孩子母親的哭訴,信誓旦旦地承諾會解決問題,甚至表示相信中國會對制造和分銷芬太尼的人判處死刑。
這無疑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表演,旨在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掩蓋美國自身在藥物監管、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漏洞。
對于特朗普所說,我們中國外交官林劍堅定表示: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
事實上,美國芬太尼泛濫的根源就在其國內。
是制藥公司的貪婪、醫生的失職、醫保體系的漏洞,以及社會對藥物濫用問題的忽視,共同導致了這場危機。
美國政府在芬太尼問題上的不作為,甚至亂作為,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如果不解決這些內部問題,即便明天芬太尼消失,后天也會有其他毒品取而代之。
但改變談何容易。制藥公司和醫院不愿放棄每年上千億美元的利潤,習慣了“無痛生活”的民眾也難以接受回到“有痛就忍”的狀態,他們會用選票反對任何可能觸及自身利益的政策。
因此,政客們為了保住政治地位,選擇了最簡單的辦法——甩鍋中國。
他們可以對中國加征關稅,卻不敢在美國頒布真正有效的禁毒政策,因為這無異于自毀政治前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