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年,內塔尼亞胡靠三樣東西站穩腳跟:宗教鐵票、軍事強硬、美國撐腰。可就在7月中旬,三樣東西一夜散了。
宗教政黨集體退場,議會垮塌;空襲敘利亞,盟友翻臉;中東聯手圍堵,美國公開撇清。政權沒了支點,外交失了后臺,連國內的軍方也被拖下水。
他最怕的,不是被選下臺,而是眼睜睜看著這三根柱子,一根根塌掉。這次,以色列的天,是真的變了。
最親的“家人”,第一個把你拉黑
7月14日深夜,以色列政壇傳出爆炸性消息:執政聯盟中極端正統派政黨“聯合托拉猶太教黨”(UTJ)宣布退出政府。
這個退出聲明沒留余地,原因寫得明明白白,政府沒有兌現兵役豁免的承諾,宗教學生正面臨全面征兵風險。
就在同一天晚上,UTJ黨內部長、財政委員會主席、交通副部長等多名高官同時提交辭職信,生效時間明確寫著:48小時內自動生效。動作利索,不留回旋。
兩天之后,7月16日上午,沙斯黨也宣布退出聯合政府。這個黨和UTJ一樣,是內塔尼亞胡倚重的宗教基本盤。
官方理由寫得直接:政府在“妥拉”地位問題上,傷害不可接受,撤人、撤席、撤支持。
這一連串動作,把內塔尼亞胡直接推到懸崖邊。UTJ和沙斯黨加起來有18席,原本68席的執政聯盟,一夜之間掉到50席,議會120席的半數紅線瞬間擊穿。
從“穩定執政”變成“票數不夠”。這不是掉一票,這是掉了靠山。
問題出在哪里?兵役豁免這事不是新鮮事。2023年6月,以色列最高法院裁定:極端正統派青年不再享有服役豁免。
這條裁定觸動了宗教派最大利益。從那之后,宗教政黨就等著政府拿出解決方案。
2024年底到2025年上半年,內塔尼亞胡曾多次向UTJ和沙斯黨承諾,將通過立法延續豁免機制。
但到了7月中旬,這個所謂的“承諾”依舊沒出現在議會日程。該立的法沒影,口頭畫的大餅沒人再信。
這次退出,不只是“表達不滿”,而是直接抽走政權根基。UTJ和沙斯黨是內塔尼亞胡過去20年執政的核心同盟。這兩黨一走,整個右翼聯盟結構就斷了腿。
最熟的人,最早轉身。宗教盟友本該是“保底牌”,如今成了“最后一擊”。失去這根柱子,內塔尼亞胡已無多數議席,議會大門不再為他開綠燈。
下一步,他要么妥協,要么強撐。可就眼前這局勢,留給他的操作空間已經極其有限。
政府散架,才剛剛開始。后頭更重的,是外交和安全兩道線上的坍塌。
你打了炮仗,全世界都來滅火
7月14日晚上,宗教政黨剛走,以色列空軍就出動了。攻擊目標不是哈馬斯,也不是黎巴嫩,而是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當天夜里,戰斗機連續空襲,精確打擊據點、通信站和邊防哨所。
敘利亞方面回應很明確:這是在我方即將撤軍、敵方達成停火協議后,突然發動的襲擊。
為什么打?以色列官方理由是:保護德魯茲族人,防止敘軍報復。但事實背景清楚得很,蘇韋達沖突是德魯茲武裝與貝都因部族之間的摩擦,敘軍原已出面調解并承諾撤軍。
也就是說,沖突在降溫,以色列卻主動加溫。
這一打,打出了麻煩。7月15日清晨,空襲升級,大馬士革城區遭到襲擊,連總統府旁邊和總參謀部大樓都成了目標。
人權組織稱:截至7月17日,共造成約36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敘政府安全部隊。
這場空襲沒有換來掌聲,換來的是譴責。7月17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明確表態:“不支持以色列此次在敘利亞的行動”,并呼吁各方“退一步”,恢復“有意義的對話”。
這份聲明意味不小。因為美國過去幾十年里,在中東事務上一貫為以色列背書。如今換成“明確不同意”,意味著底線出現變化。
敘利亞也沒客氣,發聲明指出:“這是以色列對敘利亞主權的公開侵害,將保留一切反擊權利。”
真正壓力來自中東地區。7月17日傍晚,阿拉伯國家集體發聲:11個國家聯名對以色列提出抗議。
沙特、伊拉克、卡塔爾、埃及、約旦等全部在列,措辭一致,稱“以色列正借沖突之名,行破壞地區穩定之實。”
外交上,變天來了。內塔尼亞胡向來擅長在安全議題上“打主意”。但這次,火點沒選對,節奏也沒踩準。政壇失控后立刻挑起軍事行動,本想借沖突穩人心,結果反而炸了鍋。
過去,美方是他身后的盾牌,中東是他默認的敵人。現在,美方抽身,中東圍攻,這張“安全強人”牌,不但沒得分,還把剩下的底牌全揭了。
空襲剛落地,國際輿論就圍了上來,政壇危機被放大成外交孤立。下一步,選情和權力結構都將持續動蕩。
三根梁都斷了,房子還怎么撐?
政黨退場,軍事失控,外交翻車。到7月18日,內塔尼亞胡幾乎所有的權力支點都已松動。
內部失控最直觀的體現是議會結構失衡。執政聯盟跌到50席,連法案提交都沒資格,政策推進全面凍結。財政委員會主席辭職,交通副部長辭職,耶路撒冷事務部長辭職。政府運作層面陷入癱瘓。
過去他靠什么撐?靠宗教派“穩定票倉”,靠軍方“硬手段”,靠美國“外交護航”。現在,這三條線全部出問題。
宗教派不再配合,議會斷裂;軍方被迫配合政治空襲,形象受損;美方首次明確反對,地區抗議全面升級。這不是選情起伏,這是政權失重。
他還剩什么?行政命令權、軍令調動權。可這兩項權力,需要穩定結構兜底,沒有議會支持,執行力大幅下降。尤其在預算審議、立法授權方面,任何政府動作都可能被反對派封堵。
更關鍵的,是他個人信譽的徹底透支。2024年他靠極右翼聯盟連任,但維持政權全靠交易——兵役豁免、宗教權利、預算分配,一一承諾,卻逐一跳票。
如今支持者轉身,反對者抬頭,軍方中立,美方遠離,他的執政邏輯已失。
這是他最怕的局面:連鎖斷裂,無人愿挺,一步失誤,引發全面崩塌。
目前他未公開辭職,也未宣布重組政府。但政局已進入全面漂浮狀態。以色列《國土報》與《以色列時報》連續發布社論,指出:“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合法性正迅速流失,政權重組已成不可避免。”
事到如今,回頭路已經沒了。三根柱子全倒,房子再挺,也只剩空殼。
參考資料:
又一極右翼政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以色列政府面臨風險.新華社.2025-07-17
美方:不支持以色列近期在敘利亞的行動,內塔尼亞胡:繼續!敘利亞政權警告以以色列,中東11國聯合發聲.每日經濟新聞.2025-07-18
新聞分析丨內塔尼亞胡的大麻煩來了?.千龍網.2025-07-16
深度丨以色列強勢轟炸敘利亞,內塔尼亞胡有更大野心?.上觀新聞.2025-07-17
外媒:一政黨因征兵問題退出執政聯盟,內塔尼亞胡政府或垮臺.參考消息.2025-07-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