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華中醫:減肥先健脾,瘦肚先祛濕,一個方子,能祛濕,更能健脾,幫你高效瘦下來
周鳳華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減肥科 副主任醫師,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館坐診。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頑固性肥胖癥、脂肪肝肥胖癥、產后肥胖癥、壓力型肥胖癥、脾胃病、失眠等疾病。
減肥的時候看遍各種減肥食譜、健身計劃,還花了不少錢買產品、辦健身卡,?結果呢?運動堅持不了,代餐產品吃不下,減肥“神藥”不靠譜,把自己折騰了一番之后,發現體重稱上的數字紋絲不動,甚至還更胖了,得不償失。?其實減肥沒那么困難,關鍵在如何抓準原因,找對方法。肥胖多是“痰濕”太多了
中醫看來,“肥人多痰濕”。這看似頑固的脂肪堆積,尤其是惱人的“小肚子”、“游泳圈”,其核心根源往往不僅僅在于你吃得太多,動得太少,而在于身體的“內環境”出了問題——脾虛濕盛。?脾是身體里的“鍋爐房”,負責將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為氣血能量(運化水谷精微),同時管理水液的正常輸送和排泄(運化水濕)。?脾一旦虛弱罷工,食物轉化不了,水濕排泄不暢,就像廢水管道堵塞,這些“廢水”就會在體內到處堆積,形成粘稠的“痰濕”。
痰濕最易沉積在腹部,所以肚子大、松軟、按下去像一團濕面團,就成了脾虛濕盛最典型的外在表現。
此時,單純的少吃多動,如同在堵塞的河道下游拼命舀水,卻忽略了上游泥沙淤積的根源問題,自然事倍功半。?想要高效瘦身,尤其是甩掉“小肚子”,核心戰略應該是:健脾+祛濕;健脾給身體提供運化的動力,祛濕則是清理體內堆積的垃圾,兩者缺一不可。?健脾祛濕方:
針對這個核心病機,給大家分享一個方子——健脾祛濕湯:?組成:白術15g、茯苓10g、瀉澤5g、薏苡仁15g、赤小豆15g、陳皮5g、桂枝5g(一人一方,需辨證)
白術: 專調脾胃虛弱,增強運化能力,從源頭上減少濕氣產生。
茯苓: 利水排濕。
澤瀉:擅長清除下焦(腹部及以下)的積水濕濁。
薏苡仁:炒過后更溫和,既能健脾,又能利濕,尤其擅長處理脾虛夾濕。
赤小豆:利水消腫,幫助身體排出多余水分,減輕浮腫和腹部脹滿感。
陳皮: 理氣、醒脾、開胃,化解濕氣困阻導致的氣機不暢、腹脹、胃口差。
桂枝: 助陽氣蒸騰氣化水濕,尤其適合怕冷、手腳涼的虛寒體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