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科創走廊里新公司不斷冒頭,金融中心的交易日趨繁忙,跨境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蔁狒[背后,年輕人想站穩腳跟并不容易,高端崗位要求“國際化+本土化”雙重能力,新興行業需要跨學科知識儲備,就連傳統領域也在悄悄抬高準入門檻。就在這樣的趨勢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畢業生們,卻交出了一份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業答卷。
或許有讀者對這所高校尚感陌生。作為教育部批準設立、嚴格遵循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高等學府,它既延續著香港中文大學近七十年的學術脈絡,又深植于深圳這片充滿活力的創新沃土。學校以創建立足中國、輻射全球的頂尖研究型大學為愿景,憑借浸潤式國際化環境、中英雙語并重的教學模式、獨具特色的書院制傳統,持續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復合型創新人才,而這樣的培養理念,也在畢業生的去向數據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以2024屆國內統招本科生畢業去向數據為例,95.23%的整體去向落實率堪稱亮眼答卷。在就業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這一數字不僅代表畢業生成功錨定職業方向,更印證了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強勁效能。當“畢業即失業”成為眾多家庭的教育焦慮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畢業生們卻憑借扎實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從容跨越就業分水嶺。
在升學領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表現堪稱亮眼名片。2024屆國內統招本科畢業生中,高達84.17%的學子踏上深造之路,較上一年度躍升3.25個百分點。其中,超三成畢業生選擇赴美深造,成為升學主力流向。依據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與2024年U.S.News排名,78.72%的畢業生成功入讀世界前50強高校。錄取院校陣容豪華,“哈耶普斯麻牛劍”等全球學術殿堂紛紛拋來橄欖枝,彰顯了學校卓越的學術培養體系與學生過硬的綜合實力。
此外,畢業生的升學學科選擇呈現多元化態勢,不僅在金融、計算機科學等傳統熱門領域表現優異,在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交叉學科賽道同樣成績斐然。這背后,是學校長期深耕多學科融合與創新教育的成果,為學子在學術舞臺綻放光彩提供了堅實支撐。
當然,直接就業的同學同樣表現耀眼。2024屆有144人選擇直接就業,占比11.07%。在復雜市場環境里,他們逆勢而上,平均年薪達16.93萬元,與上一屆持平,盡顯職場競爭力。
就業領域超多元,科技、金融、快消等行業都有學校畢業生的身影。騰訊、字節跳動這類科技大廠,寶潔、歐萊雅等快消巨頭,南方電網、招商銀行等國企,還有中廣核、中國外運等行業龍頭,都成了畢業生的職場新陣地。他們憑扎實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成了企業爭搶的香餑餑。還有人通過機關、事業單位招考,進入稅務局等單位,投身社會發展與公共服務。
就業城市選擇上,深圳、上海、北京、廣州、中國香港等一線及省會城市是主流。隨著香港IANG簽證政策拓展,來港就業的同學變多,甚至還有人前往斯坦福、芝加哥大學從事科研工作,展現出多元發展的潛力。
這些亮眼數據,無疑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畢業生競爭力的有力佐證。近100%的整體去向落實率、超六成的全球頂尖學府深造比例,疊加畢業生就業首年年薪中位數突破25萬、入職騰訊、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的亮眼表現,無一不在印證:這所高校通過產教融合的創新培養模式,真正賦予了學子們立足未來職場的基礎實力與多元選擇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