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橋本炎患者來說,日常就像在健康迷霧中小心摸索前行。身體時不時出現的癥狀,如頸部不適、乏力、情緒波動等,不僅影響著生活質量,還讓內心充滿擔憂與不安。其實,在我們自身就藏著許多守護健康的“寶藏”,一些不花分文的實用穴位,常按能補肝血,助力我們對抗橋本炎,讓守護健康不再孤單。
橋本炎與肝血的微妙聯系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臟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肝在人體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主疏泄,能調暢全身氣機,讓氣血運行通暢;同時肝還主藏血,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功能。
橋本炎的發生發展與人體氣血、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當肝血不足時,氣血運行不暢,甲狀腺局部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滋養,就容易出現功能異常。而且肝血不足還可能影響情志,導致患者情緒抑郁、焦慮等,進一步加重身體的不適。所以,補肝血對于橋本炎患者改善身體狀況、調節情緒有著重要意義。
補肝血的實用穴位大揭秘
太沖穴——肝經的原穴
- 位置: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 功效: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就像是肝經的“總開關”,刺激它能調節肝經的氣血運行,疏肝理氣、平肝息風、清熱利濕。對于橋本炎患者因肝血不足導致的情緒波動、煩躁易怒等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還能促進肝血的生成和運行。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太沖穴,力度由輕到重,以感到酸脹為宜。每次按壓 3 - 5 分鐘,每天可按摩 2 - 3 次。在按摩時,可以一邊按壓一邊做深呼吸,讓身心更加放松。
三陰交穴——肝、脾、腎三經交匯穴
- 位置: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 3 寸,脛骨內側緣后際。
- 功效: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匯穴,具有健脾益血、調肝補腎的功效。它能同時調理肝、脾、腎三個臟腑的功能,促進氣血的生化和運行,對于肝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黃、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對于橋本炎患者來說,按摩三陰交可以增強身體的整體氣血水平,提高免疫力。
-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壓三陰交穴,順時針方向按揉 3 - 5 分鐘,然后再逆時針方向按揉相同時間,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每天可按摩 2 - 3 次。
血海穴——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
- 位置: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 2 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 功效:血海穴,顧名思義,是血液匯聚的海洋,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的作用。刺激血海穴可以促進脾臟對水谷精微的運化,使氣血生化有源,從而補充肝血。對于橋本炎患者因肝血不足導致的皮膚干燥、瘙癢等癥狀也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 按摩方法:用掌心蓋住膝蓋骨,五指朝上,大拇指自然下垂,大拇指指腹所按壓的位置就是血海穴。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壓血海穴,每次按壓 5 - 10 秒,然后放松,重復按壓 3 - 5 分鐘,每天可按摩 2 - 3 次。
期門穴——肝的募穴
- 位置:在胸部,第 6 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 4 寸。
- 功效:期門穴是肝的募穴,是肝經氣血匯集之處。按摩期門穴可以疏肝理氣、活血通絡,調節肝臟的功能,促進肝血的運行和輸布。對于橋本炎患者因肝郁氣滯導致的胸悶、脅痛等癥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按摩方法:用雙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同時按壓兩側的期門穴,力度適中,以感到酸脹為宜。每次按壓 3 - 5 分鐘,每天可按摩 2 - 3 次。在按摩時,可以配合深呼吸,讓氣血順暢,增強按摩效果。
按摩穴位時的注意事項
- 按摩時間:最好選擇在飯后 1 - 2 小時進行按摩,避免在過飽或過饑的狀態下按摩,以免影響消化或導致身體不適。
- 力度適中:按摩時力度要適中,不要過于用力,以免損傷皮膚或造成皮下瘀血。以感到酸脹但不疼痛為宜。
- 持之以恒:穴位的按摩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議橋本炎患者將穴位按摩納入日常的健康管理中,養成定期按摩的習慣。
-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反應不同,如果在按摩過程中出現不適或異常反應,應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詢專業醫生的建議。
橋本炎患者朋友們,這些不花分文的實用穴位就像是我們身邊的健康伙伴,常按它們能夠補肝血、調氣血、改善身體癥狀。讓我們行動起來,用雙手開啟守護健康的大門,在與橋本炎的戰斗中不再孤單,一起迎接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