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每天下午4點,富陽大源溪畔都會準時出現一支身著統一青色救援服的隊伍,他們攜帶救生衣、救生圈、打撈桿和急救箱等裝備,沿溪岸來回巡防。
他們就是杭州市富陽區平安應急救援服務中心(平安救援隊)的隊員。自7月1日起,這支由志愿者組成的隊伍受大源鎮政府委托,正式開啟暑期防溺水護航行動。
傍晚時分的大源溪塔堰段時常人頭攢動,戲水者紛至沓來。平安救援隊隊長姜成深知其中風險:“這段時間,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彼麕ьI隊員將值守重心精準鎖定在下午4點至7點半的關鍵時段與塔堰段蛇頭堰高危水域。他們不僅用目光織成一張無形的防護網,更苦口婆心地勸導戲水者切勿去滾水及深水區域。
烈日炙烤下,這群由個體經營者、上班族組成的志愿者,主動擠出時間投身公益,只為確保溪流中的生命安然無恙。
村民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間,一句“老百姓的安全守護者”,成為對他們最樸實的最高禮贊。
生死時速的救援瞬間
01
7月9日傍晚,大源溪塔堰壩水域上演了一次緊急救援。一老一小正在水中享受清涼,突然兩人被蛇頭堰滾水壩暗流裹挾,卷入滾水漩渦,小孩在水中翻滾了兩圈。
岸上隊員何雪榮沒有絲毫猶豫,如離弦之箭沖入水中,將二人帶到緩流水域。在救援過程中,他右腳底和左腿膝蓋被水下尖石硬生生剮掉兩塊皮,他卻淡然回應:“兩塊皮掉了沒什么,只要他們沒事就好?!?/p>
02
次日傍晚,一名4歲外地女童在滾水堰壩上游玩耍時被急流沖下,瞬間沒入滾水區域中掙扎嗆水。
千鈞一發之際,隊長姜成如一道閃電疾馳而至,探身入水,一把將幼小身軀抱上岸。當驚魂未定的孩子吐出幾口水后放聲大哭,在場所有人懸著的心才放下。
短短兩天,兩次果決出手,溺水的險情被及時化解——大源溪畔的平安身影,用迅捷的行動與無畏的勇氣,筑起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
自暑期以來,平安救援隊已經成功處理3起溺水險情。值得注意的是,這3起險情的溺水者都是有家長陪同的小孩。
“這個地方下過雨后水很急,哪怕有大人陪同仍非常危險。我們救援隊在這里盯著,就是為了防止意外發生?!苯烧f:“別看大源溪深度就一米多,但若站不到底,我們救援隊員也不敢貿然營救。”
汗水與科技鑄就的安全防線
在塔堰段蛇頭堰人聲鼎沸的黃昏,救援隊員的神經始終緊繃。他們深知,片刻的松懈可能意味著無法挽回的悲劇。姜成隊長說:“安全責任重如山,每一次勸導與注視都關乎生命?!边@份責任不僅刻在心上,更浸透在每日被汗水反復濕透的救援服里。
為切實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大源鎮始終將防溺水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持續發力完善公共場所應急救援體系。 這份堅守與付出,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深切共鳴與有力支持。
7月16日下午,富陽區紅十字會向大源鎮捐贈了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及配套急救包——
?這臺被譽為“救命神器”的AED設備,就配置在大源溪畔蛇頭堰區域,為防溺水工作再添一道至關重要的“安全鎖”。
?急救包的補充,進一步豐富了現場應急救援物資儲備。
這份及時的捐贈,不僅是對一線救援力量的強力支援,更是科技賦能公共安全、守護生命健康的生動體現。平安救援隊隊員已接受了相關設備的操作培訓,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
溪水無言,卻映照出守護者最挺拔的身影。大源平安救援隊隊員每日身穿青色制服巡行于溪畔,以實際行動踐行“安全不放假”的鄭重承諾。
這份守護的深意,恰如姜成樸素而有力的話語:“我們站在這里,就是希望悲劇永遠不發生。我們做公益,就是為了幫助他人、快樂自己?!?/p>
如今,新添置的AED和急救物資,進一步強化了科技賦能,讓人防與技防緊密結合,共同編織起更密、更牢的生命安全防護網。
炎炎夏日,不少人會選擇去水庫、河灘、溪流等地方戲水納涼。每個人都應繃緊安全弦,遠離危險水域,對自身生命安全負起首要責任。而作為家長,還要看護好孩子,嚴防意外。
這份防溺水指南
請收好
來源:富陽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