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保護德魯茲人”的算盤:表面裝好人,背后藏刀子
以色列一邊在加沙地帶被全世界罵“沒人性”,一邊卻突然變身“人權衛士”,聲稱要“保護”敘利亞的德魯茲人。可仔細一扒,這哪是什么高尚舉動?分明是借著“保護”的名頭,想吞掉敘利亞的地盤,順便給自己的擴張找個“道德遮羞布”。
一、德魯茲人:被各方拉扯的“可憐棋子”
德魯茲人是誰?簡單說,他們是中東一個信神秘教的阿拉伯少數派,人口不多但分布很散——敘利亞、以色列、戈蘭高地都有他們的身影。這個群體最慘的地方在于:兩邊都不完全當自己人
在敘利亞,阿薩德家族把他們當“異教徒”,時不時打壓;在以色列,他們雖然不用強制當兵,但83%的年輕人自愿參軍,混成了以軍里的“王牌部隊”。為啥?因為歷史太復雜:當年巴勒斯坦人追殺他們時,是猶太人遞了槍;敘利亞政府軍來管他們時,以色列又給了自治權。這種“兩邊討好”的生存策略,讓他們成了中東最矛盾的群體。
現在,敘利亞南部的德魯茲人又成了以色列的“香餑餑”。敘利亞新政權想收編他們的民兵,以色列立馬跳出來:“你們不能欺負少數派!”可實際上,以色列真正想的是:借著“保護”的名義,把戈蘭高地徹底吞了,再在敘利亞南部劃塊“非軍事區”,當自己的后花園。
二、空襲大馬士革:一場“碰瓷式”的道德綁架
2025年7月,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出了件小事:幾個菜販被劫持,部族之間打起來了。本來是地方沖突,以色列卻硬生生把它炒成“種族屠殺”。敘利亞政府軍剛介入平息,以色列的戰機就來了——7月16日,大馬士革的總統府、總參謀部被炸成廢墟,15名軍官當場死亡。
更絕的是,以色列選的時間點:敘利亞剛宣布停火,以色列的炸彈就來了。這意思很明顯:“敘利亞的和平,得聽我的;你們的政府軍,我想炸就炸。”
以色列的邏輯更荒唐:它一邊炸敘利亞的軍事目標,一邊說“我是為了保護德魯茲人”;它一邊不讓敘利亞軍隊進入南部,一邊在戈蘭高地修永久軍事基地;它一邊喊“人道主義”,一邊用2萬戈蘭高地德魯茲人的以色列國籍當籌碼,逼敘利亞接受“非軍事區”——這哪是保護?分明是搶地盤!
三、地緣野心:從“緩沖區”到“傀儡國”的算計
以色列對敘利亞南部的想法,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上世紀70年代,它就琢磨著扶植個“德魯茲國”,當敘以之間的緩沖區;阿薩德倒臺后,它立刻占領聯合國管的“緩沖區”,把防線往前推了10公里;現在,它更狠,直接要求敘利亞南部三省“徹底非軍事化”——這相當于在敘利亞心臟地帶挖了塊飛地,大馬士革的安全直接被掐住脖子。
更諷刺的是,以色列的“保護”,反而把德魯茲人害慘了。敘利亞新政權雖然脫胎于圣戰組織,但對德魯茲人其實挺克制——它只是想收編民兵,根本沒想屠殺。可以色列一轟炸,德魯茲人和敘政府的矛盾立刻激化:他們的精神領袖希克馬特·希吉里拒絕停火,喊著“國際社會保護”;幾百名以色列德魯茲人甚至越境參戰。這群人本來只想好好活著,現在卻被以色列綁上戰車,成了地緣博弈的炮灰。
四、西方裝瞎:雙重標準的丑陋表演
這場鬧劇里,最惡心的是西方的態度。以色列炸敘利亞總統府,美國說“盟友有自衛權”;敘利亞政府軍被污蔑“屠殺德魯茲人”,歐洲媒體集體裝聾作啞;以色列在戈蘭高地修定居點,聯合國連個譴責聲明都發不出來。
為啥?因為西方的“人權高于主權”從來都是雙標的——強權想打誰,就編個“保護少數派”的理由;弱國被欺負,就只能自認倒霉。這種虛偽的“道德高地”,讓中東的暴力循環永遠停不下來。
德魯茲人的悲劇,就是中東的縮影
德魯茲人的命運,像極了中東的少數派——被大國當棋子,被教派沖突撕裂,被歷史恩怨綁架。以色列的“保護”,不過是新一輪掠奪的開始;敘利亞的妥協,換不來真正的和平;西方的沉默,只會讓暴力越來越狠。
當戰機的轟鳴聲蓋過德魯茲人的祈禱聲時,這個神秘教派的未來,早就被寫進了強權的劇本里。所謂的“保護”,不過是強者吃弱者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