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挖掘鄉村振興實踐路徑,汲取鄉村振興發展經驗,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青禾耕夢”社會實踐團于7月5日奔赴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付樓村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實踐活動,探尋付樓村發展密碼。
抵達付樓村后,村容村貌的規整令團隊成員眼前一亮:清潔能源設施巧妙融入鄉村圖景,屋舍錯落有致,休閑區域配套完善,為村民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在付樓村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團隊成員乘坐光伏動力觀光車,對村內的新能源設施及相關產業布局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過程中,工作人員圍繞付樓村作為零碳鄉村首批試點的建設情況,詳細介紹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模式。實踐團深入了解了坑塘經濟、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相關動力來源及發展方式,探索了鄉村振興的路徑,也體會到了村民們在付樓村發展中的拼搏與收獲。
圖為付樓村工作人員向團隊成員介紹付樓村零碳村莊項目
在初步溝通中團隊發現,付樓村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風能和太陽能,安裝了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光伏板,建成了全國首個“風光儲充放”一體化的村級智能微電網試點,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大幅降低了生活成本。在產業升級方面,據工作人員介紹,付樓村利用綠色能源對村辦粉條廠和草莓園區進行了改造,每年節本增效達20多萬元。此外,團隊還發現付樓村積極探索“光伏+”模式,在光伏板下發展種植和養殖,推動了農業多元化發展;同時,建設“零碳鄉村”研學基地,發展鄉村旅游,實現了產業融合與文旅融合的雙贏。這些創新舉措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成功范例。
在村委會,實踐團與工作人員就鄉村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工作人員詳細闡釋了付樓村產業融合的藍圖。據工作人員介紹,借助屋頂光伏建設政策的推廣以及革命試點縣的契機,付樓村探索出了一種創新模式:由村集體公司主導,引入央企投資保障和運營維護,村集體作為運營主體,既保障了收入,又讓村民享受到了相對低價的用電。談及產業升級,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發展路徑:以新能源為核心,依托坑塘經濟打基礎,同步拓展多元產業。借助零碳鄉村建設的東風,挖掘本地文化和農業資源,謀劃文旅融合發展,構建“新能源+生態+文旅”的內生循環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這讓實踐團對付樓村的發展邏輯有了清晰的認知。
圖為團隊成員與付樓村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
與村委會工作人員交流結束后,團隊觀看了付樓村的專題宣傳片。宣傳片通過影像資料,生動展示了村內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坑塘經濟等產業的發展情況,呈現了道路建設、公共設施完善等村容村貌的變化,以及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工作場景。通過觀看宣傳片,團隊進一步了解了付樓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整體規劃與發展成果。
圖為團隊成員觀看付樓村專題宣傳片
在付樓村的調研實踐中,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推動下,我國鄉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付樓村的成功實踐,不僅為鄉村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也激勵著當代青年大學生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青年大學生們應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知識優勢,將國家“三農”政策方針落實到鄉村發展的每一個角落。我們要將個人理想與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勇擔責任、積極作為。
圖為實踐團隊與付樓村工作人員在村委會合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