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民航局發布《關于切實加強通航安全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直指當前通航安全嚴峻形勢 —— 今年以來已發生 7 起通航事故,造成 10 人死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 6 起、死亡人數增加 10 人。針對通航生產和飛行訓練旺季的安全風險,《通知》從體驗帶飛管理、空中游覽異地運行、人員資質提升、監管問責等多方面出臺嚴規,旨在遏制事故高發態勢,筑牢通航安全防線。
體驗帶飛界限清:年齡、人數、科目全明確
《通知》首次對體驗帶飛設置多重 “安全紅線”,明確其 “以學習飛行為目的” 的核心定位,嚴防變相開展空中游覽。
在參與資格上,體驗帶飛乘員須年滿16周歲且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參照《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合格審定規則》(CCAR-61 部)學生駕駛員執照標準執行。每架次除駕駛員外僅允許 1 名乘員參與,且飛行前必須接受完整安全培訓并簽署《體驗帶飛安全承諾書》,明確雙方安全責任。
飛行條件也被嚴格限定:須在晝間(日出至日落)、目視氣象條`件(能見度不小于5000 、米,離云水平 / 垂直距離分別不小于1500米、300 米)下開展,活動范圍僅限起飛場地5千米內;除起降需求外,不得在人口稠密區、露天集會場所及復雜地形上空飛行。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確禁止 “刺激類” 飛行科目,僅允許實施正常起飛、爬升、轉彎等標準起落航線科目,快速爬升、大坡度轉彎、失速等易引發失重 / 超重體感的特殊機動飛行被嚴令禁止,杜絕以 “體驗” 名義開展高危飛行。
空中游覽異地運行:未過 “風險評估” 不得起飛
針對空中游覽異地運行安全鏈條長、風險難控的問題,《通知》提出 “異地運行必評估” 機制:即日起,所有涉及異地運行的空中游覽運營人,須主動向合格證管理局和運行所在地管理局申請安全風險評估,未通過評估或未申請評估的,一律不得開展飛行活動。
這一要求直指此前部分運營人異地運行 “輕風險、重收益” 的亂象。根據《通航異地運行協同共管實施指南》,兩地管理局將聯合對航線安全性、機組資質、航空器適航性等進行全面評估,尤其關注陌生空域地形、氣象條件等潛在風險,從源頭堵住管理漏洞。
人員資質與監管雙管齊下:從 “能力提升” 到 “從嚴問責”
《通知》強調,通航安全的核心在 “人”。要求各通航公司確保專業人員數量、資質與作業量增長匹配,重點加強飛行機組對空中積冰、發動機停車、特殊天氣等復雜情況的處置訓練,提升風險預警和特情應對能力。
在監管層面,《通知》提出 “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突擊檢查機制,對違規運營 “從速從嚴從重查處”。對未消除事故隱患或拒不整改的單位及個人,將依法撤銷相關許可和執照,納入嚴重失信名單并通報全行業。
此外,《通知》還明確將通航企業誠信經營評價結果與監管頻次掛鉤,對評級較低的企業加大檢查力度,同時推動建立 “安全評估不合格即暫停 / 退出” 機制,倒逼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此次《通知》的出臺,既是對近期通航事故的針對性回應,也為行業健康發展劃定了 “安全紅線”。隨著體驗帶飛 “規范化”、空中游覽 “可控化”、監管問責 “常態化”,通航行業有望逐步扭轉安全下滑態勢,在安全與發展之間找到平衡支點。
附原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