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湖人和勇士今年休賽期的表現,可以有兩個類似的結論:
①兩隊管理層干得都不怎么樣。一邊是丟了電風扇撿了頓寶,一邊是直接“睡過頭”。
②新賽季,無論是詹姆斯還拿著5200萬薪水的湖人,還是庫追巴三位加起來超過110歲、總共要拿快1.4億工資的勇士,都不可能拿冠軍。
注意,是不可能,一點機會都沒有。
我說的,歡迎日后挖墳。
這時肯定有人會跳出來說,那當然了,詹姆斯、庫里一個42,一個38,肯定沒有年輕的約基奇、亞歷山大們年富力強,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嘛。
要么就是說湖人管理層不做人,有了東契奇就想甩了老詹。勇士管理層則仿佛是吃了巨量安眠藥,自從上個月選秀大會選了倆次輪秀后就此銷聲匿跡。
建議鄧利維要是日后被開了,大可以去代言一款安眠藥或者安睡枕,誰用誰知道。
其實,兩者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湖人這邊是處于一個很微妙的過渡期。
誰都知道勒布朗已經不太行了,無論是縱向相比于巔峰期的自己,還是橫向跟目前聯盟中的年輕翹楚們比。
很多人拿勒布朗上賽季的二陣和月最佳拿出來說事,但各位要明白勒布朗整個職業生涯可能是全聯盟最不重視常規賽的超巨之一(也許只有愛在常規賽做手術休工傷的鯊魚可比)。
2014年-2020年這段時間,他就已經習慣了在常規賽期間進行休養調整,好在季后賽拿出最好的自己。
從2014-18,勒布朗真正提醒大眾“老子還是聯盟大王”都是在季后賽賽場。
從啥時候開始又要在常規賽發力,證明自己呢?
那還得歸功于21年攜手的威斯布魯克,從那以后,他和湖人都到了不好好打球壓根跟不住西區大部隊節奏的尷尬境地。
四年里三次要參加附加賽就是最好的證明,你要不在常規賽提前拿出“季后詹”,真的是季后賽都危險。
更何況,勒布朗也很難在季后賽證明自己了。
2020年奪冠后的四次季后賽,他的勝利貢獻值在240名參加季后賽的球員中WS(Win share 勝利貢獻值)只有23年一年在前40名,其余都已經算不上最重要的球員了。
他要維持“老子還能打”的大眾印象,自然就得在常規賽多發力。
于是一個生涯過半就開始有意常規賽劃水的超巨,在生涯末段、沒幾個賽季就退役的情況下,又不得不在常規賽玩命表現。
實在是苦了老頭了。
球迷或者媒體可能吃他這一套,但湖人管理層,尤其是剛剛老板從巴斯家族變成背靠數千億猶太財團的沃爾特可不會太在乎這些。
甚至很多人津津樂道的退役巡演收入,在沃爾特眼里也遠沒有球隊未來的健康發展來得重要。
某種程度上,老詹屬于珍妮阿姨操作的“前朝舊臣”,新君登基后能留個善終就不錯了。
雖然雙方出于體面都沒有撕破臉皮,但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湖人最大的任務還是讓東契奇開心,而不是讓勒布朗龍顏大悅。
這是湖人與過往幾年的本質不同。
所以說,湖人與被庫明加卡著的勇士的最大不同,是他們并沒有立刻奪冠的緊迫感,沒有贏在當下、時不我待的危機感。
他們不是放棄補強(不會真有人以為艾頓是天上掉下來的吧),而是有節奏、有耐心、不被訛詐的建隊(維金斯換八村+克內克特+31首輪這種要價就歇歇吧)。
他們今年努力將薪資總額控制在第一土豪線(1.959億)以下,就是為了接下來操作更有靈活性(可以簽高薪買斷球員、可以交易中多換少,可以用全額中產等等)。
但和勒布朗習慣球隊為了他一擲千金、薪資高筑板結的方法已經大相徑庭。
一句話,如此建隊更健康、更可控。但27歲的盧卡等得了,42歲的老詹已經等不了了。
要說,最大的問題還是當年引進威斯布魯克。
這筆烏龍操作除了佩林卡外,珍妮阿姨、詹眉、威斯布魯克、里奇·保羅都有責任。
珍妮·阿姨以后再也不敢胡亂投資(21年后湖人休賽期只做了一筆交易)。
富保羅則是被踢出了湖人核心決策層。
而詹眉的代價則是,他們不僅對球隊(佩林卡)操作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2021年之前,而且也證明了自身的托底能力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這也是日后濃眉苦苦要求中鋒替身被拒,最終自己也被送走的核心原因。
要怪,就怪那次荒唐的交易吧。
說完湖人,再說勇士。
今年巴特勒交易后,庫里對追夢說過“This is our last ride(我們最后一次沖擊了)”,其實很有先見之明。
當時因為湖人得到了東契奇,勇士為了保持對“加州老大”的追趕、幾乎問價全聯盟,在被各隊各球星婉拒的情況下最終只能拿到巴特勒。
但巴特勒也有小九九,必須得到續約承諾才愿意點頭來拜,最后勇士只能2年1.1億美金的合同奉上。
雖然上賽季后半段,半年不打球的巴特勒足夠生猛,但勇士的代價就是
這老三位25-26賽季的薪資總和是1.38億,26-27賽季則是1.47億。
你在整個聯盟,找不到比這更老、更貴的“鐵三角”了。
今年季后賽,勇士其實拿出的是最后一博的態度,估計連庫里自己都不信再老一歲后還打得過約基奇、亞歷山大們。
首輪七場苦戰干掉火箭已經殊為不易,但接著碰上森林狼庫里倒下幾乎是不可避免,在節奏越來越快、輪轉越來越長的“新版本”下,即便是強如庫里,也跟不上年輕人的快腿了。
當然,責任不僅僅在于庫里、科爾、追夢為首的“競技組”。
以老板拉科布和總經理鄧利維(其實是前者的傀儡)為首的“管理組”同樣是不做人。
從2023年一手維持勇士冠軍班底的總經理鮑勃·邁爾斯的離職就可以看出端倪:
這支勇士在維持以庫里為核心的冠軍班底,和未來維持競爭力兩條路上,始終保持著兩手都要,兩手都不硬的情況。
老天和聯盟不是沒給過他們機會,19-20賽季的短暫低迷和杜蘭特的出走給了他們2020榜樣簽和2021七號簽這兩份寶貴的未來資產。
但勇士管理層一是在這兩年里選錯了人,二是在犯錯之后依然心存僥幸,不肯及時止損。
在既要又要的路上最后啥也沒撈到。
2020年他們選擇了一個科爾壓根不會用的純五中鋒胚子懷斯曼,錯過了三球、哈利伯頓、貝恩、馬克西、麥丹。
2021年他們選擇了一個身體勁爆但球商欠費,培養了四年也不跟球隊一條心的庫明加,錯過了小瓦格納、申京、杰倫·約翰遜、阿爾達馬和赫伯特·瓊斯。
更搞的是,近幾年不是沒有球隊愿意接下這兩位少爺,但都在管理層對未來的偏執中錯過了真正適合勇士的球員,讓球隊失去了寶貴的補強機會。
當年猛龍曾經想在西亞卡姆的交易中獲得懷斯曼,但勇士婉拒,更別說2020年選秀大會前有多少球隊盯著勇士的榜眼簽想直接交易。
到了庫明加,就更有意思了。
有一說一,在勇士的四年里小庫展現出了自己一定的即戰力和成長空間,但更多地是跟庫里、追夢為核心體系的格格不入。
那時,及時出手止損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勇士二追西亞卡姆,猛龍要庫明加,婉拒。
勇士又追阿奴諾比,猛龍還要庫明加,再次婉拒。
勇士去年追求馬爾卡寧,安吉也要庫明加,勇士十動然拒。
反正在勇士管理層眼里,大概只有詹姆斯才能置換這個寶貝疙瘩。
這樣做帶來的最大“回旋鏢”就是庫明加真把自己當作未來建隊核心了。
從兩年前起關于他的續約問題就甚囂塵上,勇士提供的均薪3000萬美元的合同他不接,同屆的摩西·穆迪續約了他也不簽。
今年都已經是新秀最后一年了,勇士只能給他報出資質報價了,他在自由球員市場轉了一圈無人問津后還是不簽。
搞笑的是目前勇士正式名單中只有9個人(不算今年兩位次輪秀),在聯盟絕大多數球隊都已經招兵買馬組建得七七八八時,他們還在等待庫明加的去向,來決定到底能給霍福德、梅爾頓等目標對象多大的報價。
想必大多數勇士球迷,都已經對庫明加從起初的又愛又恨轉變為如今的恨得牙癢癢。
如今勇士的薪資結構同樣尷尬,庫追巴這老三位占據了近1.4億空間,而穆迪、波杰姆斯基、希爾德等六人則總共只有3000多萬,
這就造成了交易操作難度極大。想做大交易,要么就是送走剛搞來的巴特勒,要么就是送走庫里最重要的“掛件”追夢,否則根本配不平工資。
而要自由球員簽約,現在市面上已經被淘得七七八八,底薪簽不到什么猛人,一旦使用全額中產又會激活第一硬帽(1.959億),那庫明加就更不可能留下了。
所以現在明白為什么庫里上賽季說“這是最后一次沖擊”了吧。
現在的勇士就真的只能熬老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