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會議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這是時隔10年,黨中央再次召開的最高規格的城市工作會議。
以下為個人解讀部分:
可能是因為房地產行業在過去二十多年對中國城市建設,甚至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太過于深遠的影響,以至于本次中央工作會的主題明明是“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但專家也好,網友也好,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房地產,這也足以印證過去房地產對于中國城市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實,大家要明白一個基本邏輯,哪怕房地產行業死絕了,我們的城市居住環境依然需要向前發展,這是銘刻在人類DNA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本次會議討論的內容的隱藏主題就是——“在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前提下,如何確保城市建設正常進行”。
我們回到會議的正主題,即城市建設。會議提到了未來城市工作的7個重點任務,即現代化城市、創新城市、宜居城市、美麗城市、韌性城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這些詞匯都不是新提出的概念,是在過去十多年的城市建設中,探索出來的城市未來發展方向。
在上一次的中央城市工作會中,會議提出了“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什么是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精髓要義正是人民城市理念。
而上述7個重點詞,就是人民城市理念的具化。比如,現代化城市,是城市發展的總綱,是對人口、經濟、社會發展的綜要;創新城市——城市發展要契合新質生產力的需求;宜居城市——對國民居住環境的提升;美麗城市——在環保方面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韌性城市——確保城市對抗自然災害的應急能力;文明城市——人文、地理、居民素質等軟實力建設;智慧城市——運用高科技手段協助城市管理。
上述只是,對于7個城市重點詞的特例解讀,當然遠遠不止于提到的這些方面。
換句話說,如果各位政府主責領導和相關領域的企業家,未來要想在城市建設的這個領域有所發展,那么項目就盡量往7個城市重點詞,以及人民城市理念上靠攏。
會議并沒有怎么提到房地產,但我看到的解讀基本都會提到房地產,也就是說,過去城市發展的源動力是來源于房地產的突飛猛進,以及土地財政的支持。但現在房地產遇冷下行,土地財政難以為續,但城市建設的工作不能停,甚至還有更高的要求。
那么,該怎么做呢?中央會議上沒有說,而解讀,大多數還是圍繞老生常談的“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商品房+保障性住房雙軌制”,“國有資產盤活存量項目”,“好房子提升住宅品質”,“城市更新”……等內容。但這些內容只能算是“路徑”,而非解決發展問題的根本,找到房地產行業和土地財政模式的替代品,給城市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才是工作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