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衛視、愚恒影業、紅莓文化聯合出品的人文紀實類節目《行進中國山海篇》將于7月20日本周日21:30在山東衛視首播,并于本周日22:00在芒果TV上線。
探尋鄉村振興的齊魯答卷
山東衛視《行進中國》已走過三季,從踏足邊境,到溯源黃河、尋路運河,再到棲居山海,最終聚焦齊魯,節目注重“真聽真看真感受”,帶領觀眾開啟了跨越千年、縱貫東西與南北的文化漫游。《行進中國》第四季“山海篇”,將鏡頭轉向了山海之間的齊魯大地,從生態風貌、歷史風俗、生活方式、產業模式等多角度帶領觀眾全方位感受齊魯大地上奔涌的鄉村振興活力。
節目繼續延續高人氣“行進男團”陣容,由山東籍演員張曉謙擔任文化向導,中國臺灣省演員郭品超提供跨海峽視角,廣東歌手俞更寅注入青春活力,山東衛視主持人吳思嘉擔任“山海推薦官”。他們將以鄉村振興為指引,以齊魯山海好品為線索,深度探訪十座城市中蘊藏驚喜的鄉村產業,挖掘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發展經驗,啟發新時代美麗鄉村如何因地制宜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以“半山半海”為地理畫卷,循二十四節氣時序律動,節目將鏡頭深入山東威海、日照、棗莊、菏澤、青島、濟南、淄博、濰坊、臨沂、煙臺十座城市,從文登參田行進團成員捧起八顆改變鄉村命運的西洋參種子,到棗莊火紅的石榴花下跟隨“鄉村貨郎”以直播點燃“一村一品”的電商助農之火…………一場場探尋“民心密碼”、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沉浸式旅程就此展開。
沿途每站,行進團將鄉村振興核心指標轉化為趣味數字挑戰,趣味性與知識點滿滿。在文登參田時,需統計西洋參產業鏈帶動就業人數;在榮成漁港,要計算"海上春收"的科技增效百分比……節目寓教于樂,在行進團一步步解鎖旅途經費,點亮當地“足跡燈”的過程中,逐步展現了一幅生動的“山海畫卷”,創意十足!
8粒西洋參種子開啟鄉村致富之路
“三八船”船員乘風破浪開拓海洋經濟
從山東半島的最東端出發,行進團將以“房車窮游”的方式開啟屬于他們的山海之旅。 節目首期,團隊穿行于文登口子李村的參田與榮成大魚島村的漁港之間,將開啟一場見證“開山跨海”智慧的探索。
“8粒種子到萬畝參園”,在威海文登,他們走訪了文登西洋參種植業帶頭人王文水,聽他講述了西洋參本土化種植的“蛻變密碼”。 從1982年,11粒西洋參種子跨越千里來到威海市文登區,成活了8粒,到如今把這一曾經稀有的“舶來品”留在了山溝田地,變成長得旺、賣得俏的“金疙瘩”,王文水帶動更多村民通過西洋參致富,為鄉村振興樹立了典范。
同時,行進團還將走進威海榮成大魚島村,聆聽一群“乘風破浪”姐姐們的巾幗故事。上世紀70年代,一群平均年齡僅20歲的漁家女,以"男人能干的,浪里我們干得更漂亮"的壯志,駕駛鋼殼漁船勇闖黃海,在十級風浪中創下全省同馬力漁船捕撈量“六年連冠”的奇跡……她們就是中國第一支女子捕撈船隊“三八船”成員。出海作業困難重重,難免意外發生,“三八船”船員欒彩蘭曾因意外截肢,但她首先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問醫生“我還能不能繼續出海”! 她們不僅是海洋經濟的開拓者,更是女性自立自強的精神象征,“三八船”船員們以自身拼搏不屈的韌勁,譜寫了一曲“巾幗不讓須眉”澎湃勁歌。走進她們的故事,也讓行進團愈發堅定此行的意義……
此外,在本站挑戰中,行進團三人還將開啟“山”的考驗:完成8000粒西洋參初加工。成功后,方能解鎖“海”的挑戰:在2小時內,為來自臺灣海峽的80000顆鮑魚完成“轉場”養殖。成功完成雙重挑戰將獲得隱藏獎勵。他們能否旗開得勝,拿下山海篇首站勝利?
山東衛視《行進中國山海篇》,以富有綜藝看點的“窮游”設計,配合大片質感的真實影像記錄,多維度帶觀眾領略齊魯大地的壯麗風貌與深厚文化,講好鄉村故事,堅定文化自信。7月20日本周日21:30鎖定山東衛視,山海之旅即將啟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