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古人認為溫熱病的出現就是身體里存在郁熱,而且這股熱邪在身體里難以宣發,因此,最常用的治療方式就是將這股熱邪化解,調理身體里的氣機運行,促使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氣機被打開了,在經過調散后,這股熱邪自然就會散掉。而在這一過程中,最受醫家推崇的藥方大概就是升降散了,在現在醫學臨床上,也經常使用到這一方劑,如果患有溫熱病癥,那么此時用這一藥方治療,就會有很好的療效。
關于升降散的來歷,一直都認為是出自于清代醫家楊栗山的《傷寒溫疫條辨》中,而《傷寒溫疫條辨》也被稱為《寒溫條辨》,講述了傷寒和溫病之間的關系,里面選摘的經典書籍知識也有很多,例如《瘟疫論》、《傷寒辨證》等,而升降散便是這本醫書的一個經典藥方。
此方的藥材配伍很簡單,只有四味中藥,分別是蟬蛻、僵蠶、姜黃、大黃,其中的僵蠶和蟬蛻,雖然是昆蟲類藥材,但其重要性不容小覷,在楊栗山的這本醫書里,具有治療瘟疫的藥方一共有15個,而每個方劑都是以僵蠶和蟬蛻為主藥,其他的藥方也基本上都是在升降散的基礎上加減而成,核心均是僵蠶和蟬蛻,那么,這兩味藥材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是僵蠶,它跟我們所熟知的蠶其實差距不大,但因為感染某種病菌之后僵死,并且身體呈現白色,所以也被稱為“白僵蠶”,不少人可能都覺得它很惡心,但其實在中醫里,它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藥材。
白僵蠶具有清熱解郁、通經活絡、化痰開結的作用,尤其是在化痰散結方面,最為突出。白僵蠶本身的味道具有咸味,藥性辛平微溫,主要歸入心、肺、脾、肝、胃經,而中醫也經常會用這味藥材來治療或緩解因痰邪所引起的痙攣或驚風病癥,中醫常說的“動風”,抽搐等,這些就多是由于外感病邪所致,而此時,使用僵蠶,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而升降散的第二藥材蟬蛻,則是咸、甘、寒,無毒,入肝脾肺三經,具有宣肺開竅的能力,可以將身體里的病邪給發散出去,同時還有散熱透疹的作用,在治療麻疹這類病癥時,其實就可以用到蟬蛻。
通常這味中藥用在有外感病邪的情況下,如果是因溫熱病癥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或是麻疹病邪透不出來,出現皮膚病癥的時候,那么就可以用蟬蛻來緩解,當然,有時候急驚風、慢驚風,小兒的這種病也會用到蟬蛻,蟬蛻是歷代醫家的常用藥材之一,在近代,醫家張錫純在治療溫熱病癥時,就會在方劑里加入蟬蛻。
而方劑里的大黃,藥性下行,具有滌除熱邪的功效,可以將身體里的濁氣瀉出去,同時讓身體里的清陽之氣上升,維持氣機的正常升降,之所以配伍姜黃,是因為姜黃具有調暢氣機的能力,同時能夠活血行氣、通經止痛,關于溫熱病癥,多是由于身體里的氣機運行不暢,難以將病邪發散出去,熱邪郁集在身體里過久所致,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這兩味藥材來理氣行氣,將氣機給調暢開來。
有道是,氣順了身體就好了,妙用升降散這個奇效良方,郁熱消了,痰濕散了,燒熱退了。中醫里,有很多的古方的形成都是有理論指導,同時也是經臨床經驗總結出來,最終得以流傳的,但像升降散這樣的妙方,醫書中記載的并不多,現代臨床應用也不多,所以,需要大家格外看重,避免流失。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