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沒料到,印度外長蘇杰生獲中方破格接待后,對華的首個承諾就把美國賣了。美國精心編織的"印太包圍網"要破功了?
印度外長蘇杰生近日開啟的北京之行,堪稱近年來中印外交互動中,極為難得的一幕。作為2020年以來首位專程訪華的印度外長,蘇杰生不僅獲得中方高規格接待,更在與中方高層會晤時做出"不受第三方干擾"的罕見承諾,這一連串動作背后,折射出印度對華政策的微妙轉向。
【蘇杰生承諾中印關系不受第三方干擾】
與之前借國際會議之便,"順道"來華的印度防長辛格等人不同,蘇杰生此行是實打實的雙邊訪問疊加多邊會議。
這種安排本身就傳遞出積極信號,新德里似乎有意跳出"會議外交"的窠臼,與北京開展更實質性的對話。而中方破例安排提格接待,也展現出對改善中印關系的誠意。
根據外交部的通報,這次會談主要是回顧了中印關系,在過去大半年中如何“重啟再出發”。中國方面強調,兩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和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理應成為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這種呼吁并非無的放矢,而是在中印關系經歷過數年的波折后,一次新的戰略嘗試。
【中印應成為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
會談中,蘇杰生的表態更令人耳目一新。這位曾放話"鄰國要么配合印度,要么承受代價"的對華鷹派,如今竟向中方做出罕見保證,表示印度將積極延續中印關系的改善勢頭,并且強調這一軌跡"不受任何外部勢力干擾"。
如此180度的大轉彎,難怪連印度媒體都直呼意外。要知道,就在不久前,這位印度外長還信誓旦旦要"站出來對抗中國"呢。而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特別是美國持續對印度施壓,試圖將其納入對中國遏制圈子的背景下,這樣的表態顯得尤為引人注意。
這種轉變絕非偶然,或許也是莫迪政府整體外交策略調整的縮影。仔細梳理近期美印互動就能發現端倪:特朗普政府一邊揮舞500%的關稅大棒逼迫印度放棄俄羅斯石油,一邊又拿F-35戰機和衛星情報當誘餌,軟硬兼施要拉印度入伙"遏華聯盟"。
【印度在關鍵供應鏈上根本繞不開中國】
但莫迪政府顯然沒吃這套。中斷俄印關系等于自毀安全基石,而稀土的慘痛教訓更讓印度明白,在關鍵供應鏈上根本繞不開中國。
更讓美國窩火的是,蘇杰生此行還鄭重承諾支持中國辦好上合峰會。要知道,印度在上合組織向來是"專業攪局戶",從拒簽聯合聲明到挑撥成員國關系,各種小動作層出不窮。如今突然表態要當"乖學生",這畫風轉變之快,著實令人意外。
不過,印度這波"變臉"背后自有其精打細算。隨著美印貿易談判陷入僵局,莫迪政府突然意識到:與其在美國人畫的"印太大餅"上吊死,不如務實經營上合組織和金磚機制。
畢竟對中國而言,現在正是與西方爭分奪秒的關鍵期,多一個合作伙伴就多一分勝算;對印度來說,同時下注東西方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多一個合作伙伴就多一分勝算】
但中方的態度很明確: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畢竟印度政客們"說一套做一套"的前科實在太多,而最鮮活的例子就在眼前:印度防長辛格前腳剛拒絕在聯合聲明上簽字,后腳就挑撥巴基斯坦與其他成員國關系。這次蘇杰生突然改唱"友好頌",誰知道是不是又一出"外交變臉戲"?
值得關注的是,蘇杰生此行,很可能是為莫迪訪華參加上合峰會鋪路。若真能促成兩國領導人會晤,無疑將為中印關系注入新動能。
但印度若想真正取信于人,光靠漂亮話遠遠不夠。是繼續當美國的"遏華馬前卒",還是做獨立的"全球南方領軍者",新德里是時候做出清醒選擇了。
【印度是時候做出清醒選擇了】
從更宏觀視角看,印度此番調整對華政策,折射出全球地緣格局的深刻變化。當美國連盟友都要敲骨吸髓時,發展中國家抱團取暖已成大勢所趨。
中印作為兩個龐大的新興經濟體,若能擱置爭議、攜手合作,不僅利好兩國人民,更能為"全球南方"國家樹立合作典范。
但話說回來,與印度打交道永遠要保持清醒。蘇杰生今天的承諾,明天可能就會被新摩擦所抵消。中方既要把握改善關系的機遇,也要做好應對反復的準備。畢竟,要讓習慣"左右逢源"的印度真正定下心來,光靠一次會晤還遠遠不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