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又出猛料!
各位,今天咱們不聊那些花里胡哨的電動新貴,也不談那些貴到離譜的超跑。
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一位老將的“看家本領”——三菱帕杰羅!
別忙著走開!
我知道,現在滿大街都是SUV,帕杰羅這名字,聽著有點過時。
但是!
它身上藏著一個秘密,一個關于“鐵漢也柔情”的秘密,一個關于“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能否實現的秘密!
這個秘密,就藏在它的“嵌入式大梁”里。
過去,汽車界流行兩種“筋骨”:一種是“金剛不壞之身”式的非承載式車身,代表就是牧馬人、陸巡這些越野老炮。
這種車身,直接,抗扭性極佳,跋山涉水不在話下。
不過,駕馭起來嘛…像開拖拉機,舒適性基本告別。
另一種是“小家碧玉”式的承載式車身,現在城市SUV的主流。
這種車身輕巧,駕馭起來舒服,油耗也低。
不過,一遇到復雜路況,就容易“散架”,強度不足。
帕杰羅呢?
它偏不落俗套,搞了個“嵌入式大梁”。
這東西,說白了,像在承載式車身的骨架里,偷偷植入了一根鋼筋鐵骨!
這根鋼骨,就是那根高強度梯形鋼梁,直接焊接在車身底部,與車身融為一體。
這就有意思了!
帕杰羅既有了承載式車身的輕盈和舒適,又有了非承載式車身的堅韌。
正如《詩經》所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帕杰羅在剛柔之間找到了平衡。
那么,帕杰羅這“嵌入式大梁”,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先說抗扭性!
設想一下,你駕駛帕杰羅,一側車輪陷入泥淖,另一側車輪懸空,車身會怎樣?
要是普通承載式車身,估計早就發出令人不安的聲響,甚至變形。
但帕杰羅呢?
那根嵌入式大梁,猶如擎天之柱,穩穩托住車身,助你輕松脫困。
再說重心!
傳統的非承載式車身,車體架設在高聳的底盤大梁上,重心偏高,行駛時易發飄。
帕杰羅的嵌入式設計,降低了車身高度,穩固了重心,公路行駛更為平穩。
還有舒適性!
非承載式車身,路面顛簸會直接傳遞至車廂,令人感到不適。
帕杰羅的車身與大梁合二為一,減少了震動傳遞,降低了噪音,提升了駕乘舒適度。
當然,這“嵌入式大梁”并非完美無瑕。它也有自身的局限。
比如,維修難度!
如果帕杰羅遭遇嚴重撞擊,車身與大梁一體化的結構,導致修復成本攀升。
不像傳統非承載式車架,可以直接更換。
再比如,極限越野性能!
帕杰羅的嵌入式大梁在中等強度越野中表現尚可,但在極端地形,例如攀巖,可能不如傳統非承載式車身那樣游刃有余。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帕杰羅的“赫赫戰功”——達喀爾拉力賽!
這可是全球最為嚴酷的汽車賽事,被譽為“勇者的試煉場”。
帕杰羅曾12次問鼎達喀爾拉力賽的桂冠,充分印證了其內置大梁在高速穿越沙漠、戈壁時的卓越穩定性。
然而,在巖石地貌中,它的靈活性或許不及牧馬人。
因此,帕杰羅的“嵌入式大梁”,是一種權衡之策,一種平衡之道。
它既想讓你領略越野的豪情,又不愿你犧牲公路的舒適。
正如《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帕杰羅力求在各種性能間達到和諧。
那么,帕杰羅是否適合你呢?
如果你熱衷于長途旅行,偶爾體驗中度越野(例如沙漠、泥地、雪地),又兼顧日常家用,那么,帕杰羅堪稱理想之選。
如果你追求極限攀巖、無人區探險,那么,還是選擇純非承載車(例如豐田LC76、Jeep牧馬人)吧,盡管公路體驗會略遜一籌。
如果你主要在城市代步,追求經濟性和操控性,那么,普通承載式SUV更符合你的需求。
當年,三菱推出帕杰羅,意在打造一款“全能”車型。
而這“嵌入式大梁”,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制勝法寶”。
帕杰羅也在不斷進化。
從第二代(V20/V30)初次采用內置梯形車架,到第三代(V60/V70)進一步增強剛性,再到第四代(V80/V90)強化結構,但取消前后整體橋,更側重公路性能,帕杰羅始終在調整自身定位。
中規帕杰羅V93,堪稱帕杰羅家族中的經典之作。
它傳承了帕杰羅的優良基因,并在細節上進行了優化,更貼合國內市場的需求。
總而言之,帕杰羅的“嵌入式大梁”,是工程技術的智慧結晶,它以創新手法化解了“越野與舒適不可兼得”的難題。
它像一位“老練的舵手”,在各種需求之間尋找最佳航向。
各位,你們對帕杰羅的“嵌入式大梁”有何看法?
如果你曾駕駛過帕杰羅,又有哪些心得體會?
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