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年初,美國空軍高調展示了對未來空中力量的規劃,稱將組建一支上千無人機、200架下一代隱形戰斗機和300架F-35戰機組成的部隊。
其非常自信的表示,這將確保美國在任何沖突中占據絕對優勢。
為了凸顯自己的強大,美方還專門點名中國空軍作比較,稱中國空軍3000多架飛機多為老舊型號,難以與美國的高科技戰機抗衡。
這種說法在西方世界受到了熱烈追捧,但俄羅斯專家卻選擇毫不留情的戳破了這個謊言...
自信的美軍
美軍在空軍領域所展現出的強大自信,歸根結底源于其長期以來積累的技術優勢。
作為全球率先踏入五代機時代的國家,美國憑借 F-22 “猛禽” 和 F-35“閃電 Ⅱ” 型戰機,長時間占據著先進戰機領域的高地。
F-22 作為一款專為奪取空中優勢而打造的戰斗機,擁有卓越的性能。
其采用翼身融合和全動式平尾設計,配合梯形機翼,賦予飛機出色的升力、控制能力與機動性。
裝備的兩臺 F119-PW-100 發動機,單臺推力可達約 15.9 噸,使 F-22 即便在空載情況下,推重比也遠超 1 比 1。
并且,其推力矢量噴嘴能上下改變推力噴射方向達 20 度,讓戰機在低速時也能完成極端俯仰機動,堪稱空中優勢作戰的 “王牌”。
而 F-35 則是多用途戰斗機的典范,雖在機動性上遜于 F-22,但其先進的傳感器融合、電子戰和網絡能力十分突出。
憑借這些先進戰機,美軍在空戰理念、作戰體系構建等方面不斷發展,多年來在全球范圍內的軍事行動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這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對自身空軍實力的高度自信。
反觀中國空軍,雖然近年來發展勢頭極為迅猛,以殲 - 20 為代表的先進戰機橫空出世,標志著中國空軍正式躋身五代機俱樂部,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列裝自研五代機的國家。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空軍現代化發展歷程相對較短。
與美國空軍長達數十年在先進戰機研發、作戰理論探索以及實戰經驗積累相比,中國空軍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差距。
并且,由于美國長期以來的輿論宣傳,向民眾灌輸中國在軍事技術等方面落后的觀念,導致即便中國空軍取得了顯著進步,許多美國人在潛意識里依舊難以快速改變固有認知。
正是基于上述情況,在美國空軍的視角中,即便中國擁有像殲 - 20 這樣的先進戰機,但其現役部隊中大概率仍存在大量落后戰機與老舊型號。
他們認為中國空軍現代化進程是逐步推進的,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面換裝最先進戰機,因此與以四五代機為主力的美國空軍相比,差距依舊懸殊。
這種判斷也并非毫無依據,從戰機更新換代的一般規律來看,任何國家都難以在短時間內徹底淘汰老舊裝備。
而且,美國自身在空軍建設方面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投入與積極的更新換代節奏。
從美國 2024 財年預算便能清晰看出其空軍裝備更新計劃。
美國空軍計劃退役 310 架老舊飛機,其中涵蓋 42 架 A-10 攻擊機、57 架 F-15C/D 戰斗機、32 架 F-22 戰斗機等多種機型。
同時,將采購 95 架新戰機,包括從預算中劃撥資金為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采購 83 架 F-35 戰斗機(空軍 48 架,海軍和海軍陸戰隊 35 架)等。
通過這樣大規模的 “退老換新”,美國空軍旨在持續提升機隊整體性能,維持其在全球空軍領域的領先地位。在這一對比下,美國空軍更堅信自己與中國空軍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此外,中國戰機在實戰方面的案例相對較少,這也成為美西方輕視中國空軍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現代戰爭中,實戰經驗對于檢驗裝備性能、完善作戰理論以及提升部隊戰斗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西方憑借多年來在全球各地的軍事行動,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數據與經驗,他們認為沒有足夠實戰檢驗的中國空軍,即便擁有先進戰機,在真實戰場環境下也難以充分發揮裝備優勢,更無法與美西方配備高科技戰機且實戰經驗豐富的空軍力量相抗衡。
在他們的認知里,實戰是檢驗空軍實力的唯一標準,而中國空軍在這方面的 “短板”,讓他們始終保持著一種高高在上的蔑視心態。
然而,事實真的如美西方所認為的那樣嗎?
中國空軍
事實當然并非如美西方所認為的那般。如今,中國空軍已發展成為一支規模宏大且實力強勁的空中力量,擁有超過 3000 架各型飛機。
誠然,在如此龐大的機隊中,確實存在部分性能相對落后的老型號飛機,但絕不像美軍所渲染的那般夸張。
這些老舊型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部分已承擔起輔助性任務,為新型戰機的作戰與訓練提供支持,并非毫無價值。
而且,中國空軍一直致力于裝備的更新換代,持續提升機隊的整體質量。
一位長期關注中國軍事發展的俄羅斯專家敏銳地指出,美國對中國空軍的評估存在嚴重偏差。美國過于聚焦中國飛機的數量,卻完全忽略了其質量上的巨大飛躍。
這種片面的評估方式,導致美國難以準確把握中國空軍的真實實力。
這位俄羅斯專家的觀點十分正確。
中國空軍的裝備體系豐富且先進,除了威名遠揚的殲 - 20 戰機外,還有眾多性能卓越的機型:殲-16多用途戰機、殲-10C輕型戰斗機、運-20大型運輸機、轟-6K遠程轟炸機、空警-2000預警機..
此外,在裝備制造方面,中國如今的制造速度令人驚嘆。
以 2024 年為例,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的流水線每年可生產近 300 架各型戰機。
這一高效的生產能力,使得中國空軍的新型戰機數量能夠快速增長,加速老舊裝備的替換進程,進一步提升整體戰斗力。
相比之下,美國的戰機制造和維護速度卻相當緩慢,而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美國國內制造業出現一定程度的空心化,熟練技術工人短缺,戰機維護體系復雜且效率不高,導致老舊戰機維護周期長,新戰機交付速度慢。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主要打造了現代化的空軍體系,通過信息化和網絡化技術,將戰斗機、無人機和地面防空系統整合成一個高效的作戰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各作戰單元能夠實時共享信息、協同作戰。
戰斗機可以根據預警機提供的信息迅速出擊,無人機可執行偵察、干擾甚至攻擊任務,地面防空系統則為整個體系提供堅實的防空保障,三者緊密配合,形成強大的戰斗力。
就像不久前的印巴沖突,印度在戰機性能、數量等方面占據一定優勢,卻最終失利。
原因就在于巴基斯坦構建了更為完善的作戰體系,通過體系化作戰,巴基斯坦空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裝備的優勢,在戰場上取得主動權,這充分凸顯了作戰體系在現代空戰中的決定性作用。
此外,俄羅斯專家還表示,中國空軍在新型作戰領域的研究走在了前列。在 2024 年的軍演中,中國展示了無人機與有人機協同作戰的能力。
無人機憑借其靈活、隱蔽、成本低等優勢,可執行偵察、誘餌、攻擊等多樣化任務,與有人機形成優勢互補。
那么,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 美軍飛機妥善率:4年毫無進展
光明網 又一“國之重器”亮相 中國空軍再添強軍利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