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抖音集團主辦,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與番茄小說聯合承辦的“走進古籍,看見歷史”征文活動于7月17日正式收官。此次聯合征文是番茄小說與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第二次合作,共征集到超4.8萬部作品,并從中精選出《冒姓瑯琊》《耕讀天下》《春色滿唐》《大渝籌算師》等14部優秀作品進行推薦。
“走進古籍,看見歷史”聯合征文優秀作品推薦會,從左至右為: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胡曉舟、《春色滿唐》作者山的那邊、《大渝籌算師》作者迷途的小心肝、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鄭小悠。圖源/抖音集團
“這是我們和番茄小說第二次合作,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歷史類征文,讓更多人‘走進古籍、看見歷史’,關注古籍保護。”作為此次征文活動的專家評審團成員,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鄭小悠表示,“古籍史料是創作文學作品,特別是歷史題材文學作品的重要寶庫,現在這個‘寶庫’已經高度開放。通過網絡,我們可以看到原來科班出身的專業研究人員才能看到的珍貴文獻。”
例如,被此次評審團重點推薦的作品《冒姓瑯琊》就選擇了較為小眾的南北朝時期。據番茄小說編輯介紹,為了準確還原那一時期的歷史,其作者東周公子南在寫作時,查閱資料的時間遠遠多于實際寫作時間。有時,為了四千字的篇幅,可能需要查閱十幾小時的資料。
《大渝籌算師》作者迷途的小心肝也表示,雖然自己的作品對歷史朝代進行了架空,但也參考了大量宋、明時期的歷史背景。而《春色滿唐》作者山的那邊則認為,在寫作時參照古籍記載,從古籍中獲取靈感來寫一段歷史是創作的必要環節。“雖然我寫的是大歷史下的小人物,但通過小人物的生活也可以反映當時從下至上的社會風貌,包括當時的節日、飲食等等,都會參照古籍的記載進行描寫。”
“作為偏傳統出版領域的編輯,我們觀察到,此次征集到的優秀歷史類網絡小說對歷史的還原度和表現力較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胡曉舟表示,“此次重點推薦作品對一個歷史時期的把握和打造,不局限于風俗習慣,還包括當時的政令律法、經濟狀況、農業水平、文化活動,當然也包括文人雅集、詩詞歌賦等等。作者們用這些歷史細節編織成一張網,網羅住當時的時代特征、世態人情,在這個歷史環境下去表現歷史人物的理想,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所采取的行動和進行的各種努力。這一切使得作品既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又向我們傳達了歷史的深刻內涵。”
經過來自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高校歷史學者與專業文學編輯們的篩選,共精選出14部作品進行重點推薦。除此之外,本次征文作品全部可在番茄小說App閱讀。未來,番茄小說還將持續舉行多種題材征文活動,不僅將其中優質作品優先出版、進行IP改編,還將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更多合作形式。
上游新聞 馬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