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情節存在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阿姨,你種的這些菜真的可以賣給我們嗎?" "多少錢都行,我們太想念這個味道了!" "求求你教教我們怎么種吧!"
看著豪華別墅區里一群身著名牌的富太太們圍著我的小菜園,激動得像孩子一樣,我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只是想解決沒菜吃的問題,卻意外地在迪拜掀起了一場"種菜熱潮"。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個小菜園不僅讓我收獲了意外的財富,更讓我在異國他鄉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01
2024年3月,我踏上了前往迪拜的飛機,心情既緊張又興奮。45歲的我,從來沒想過會有機會出國工作。
"李阿姨,您別緊張,我們雇主人很好的。"坐在我旁邊的中介小王安慰我說。
我點點頭,緊緊握著手中的合同。月薪2萬人民幣,在迪拜做月嫂三個月,這對于在老家縣城只能拿3000塊錢的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你們確定我行嗎?我只是個普通的月嫂,英語也不太好。"我有些擔心地問。
"沒問題的,雇主是華人,會說中文。而且聽說您的手藝特別好,專門點名要您去。"
下飛機后,一股熱浪撲面而來。迪拜的豪華讓我目瞪口呆,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連空氣都透著奢華的味道。
接我的是雇主家的司機,一個菲律賓人,會說簡單的中文。車子開進了一個豪華別墅區,我透過車窗看到一棟棟獨立別墅,每一棟都像宮殿一樣華麗。
"這里就是了。"司機停在一棟三層的白色別墅前。
我提著行李走到門口,深呼吸了一下,按響了門鈴。
開門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士,看起來三十出頭,穿著居家服,肚子已經很大了。
"您就是李阿姨吧?我是陳太太,快進來。"她熱情地迎接我。
"陳太太好,我是李美花。"我禮貌地回應。
走進別墅,我被眼前的奢華震驚了。水晶吊燈,大理石地面,還有落地窗外的游泳池和花園。
"李阿姨,您辛苦了,我先帶您看看房間。"陳太太親自帶我上樓。
我的房間在二樓,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陽臺。雖然不大,但比我在老家的房子裝修得好太多了。
"陳太太,您的預產期是什么時候?"我詢問基本情況。
"還有一個月,這是我第一個孩子,什么都不懂,全靠您了。"陳太太有些緊張地說。
我笑著安慰她:"別擔心,我做了二十多年月嫂,經驗豐富。您就放心吧。"
安頓好后,陳太太帶我參觀了整個別墅。廚房特別大,各種進口電器應有盡有,但我發現一個問題。
"陳太太,廚房里怎么沒有蔬菜?"我好奇地問。
陳太太苦笑著搖搖頭:"這邊的蔬菜又貴又不好吃,我們一般都是叫外賣或者去中餐廳。"
我打開冰箱看了看,里面只有一些冷凍食品和水果,幾乎沒有新鮮蔬菜。
"這怎么行呢?孕婦需要營養均衡,尤其是新鮮蔬菜。"我有些擔心。
"我們也沒辦法,這邊的中國菜很少,價格還特別貴。"陳太太無奈地說。
當天晚上,陳先生回來了。他是一個四十多歲的成功商人,在迪拜做石油生意。
"李阿姨,歡迎您來到我們家。"陳先生很客氣。
"陳先生客氣了,我一定會好好照顧陳太太的。"
吃飯的時候,我更加確信了我的判斷。桌上只有外賣的幾道菜,味道一般,而且明顯缺少蔬菜。
"這樣下去可不行,"我心里暗想,"孕婦沒有新鮮蔬菜怎么能行呢?"
02
第二天一早,我就開始了正式的工作。給陳太太做產前護理,準備營養餐,但蔬菜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陳太太,我們去附近的超市看看吧。"我提議。
"好的,我也想看看有沒有什么新鮮的蔬菜。"
我們來到了附近的高檔超市,蔬菜區讓我大吃一驚。一棵白菜要50迪拉姆,約等于100人民幣!而且看起來還不新鮮。
"這也太貴了!"我忍不住驚呼。
"沒辦法,這邊都是進口的,價格就是這樣。"陳太太已經習以為常。
我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些蔬菜大多是從很遠的地方運過來的,有些都已經不新鮮了。
"陳太太,這些菜既貴又不新鮮,對您和寶寶都不好。"
"那能怎么辦呢?總不能不吃菜吧。"陳太太苦笑。
回到家后,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晚上洗漱的時候,我從陽臺往外看,發現后院有一大片空地,只種了一些觀賞植物。
"要不然..."一個想法在我心中萌生。
第三天一早,我找到了陳太太。
"陳太太,我有個想法,不知道合不合適。"
"什么想法?您說。"
"我看后院有塊空地,要不然我們種點菜吧?這樣既新鮮又便宜,對您和寶寶都好。"
陳太太眼睛一亮:"種菜?可是我們不會啊,而且這里的氣候能種得了菜嗎?"
"我在老家種了三十年菜,有經驗。迪拜雖然熱,但只要方法得當,應該可以種一些耐熱的蔬菜。"
陳太太有些猶豫:"可是我們這里是高檔社區,種菜會不會..."
"放心吧,我們可以規劃得很整齊美觀,就像個小花園一樣。"我信心滿滿地說。
陳先生回來后,我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
"種菜?"陳先生也有些意外,"這個想法倒是挺有意思的。"
"老公,李阿姨說可以種得很漂亮,就像花園一樣。"陳太太幫我說話。
陳先生想了想:"行,那就試試看吧。反正后院那塊地也閑著。"
得到同意后,我興奮極了。第四天,我就開始行動了。
首先是土壤的問題。我發現這里的土質偏沙性,需要改良。我讓陳先生幫我買來有機肥和營養土,開始改良土壤。
"李阿姨,您真的懂這些嗎?"看著我熟練地翻土、施肥,陳太太有些驚訝。
"放心吧,我從小就跟著我媽學種菜,后來嫁人了也一直種。"我一邊工作一邊說,"種菜可是個技術活,不是隨便種種就能行的。"
接下來是選種的問題。我根據迪拜的氣候特點,選擇了一些耐熱的蔬菜:小白菜、菠菜、韭菜、香菜、茄子、辣椒等。
"這些菜都比較適合熱帶氣候,而且生長周期短,很快就能吃上新鮮蔬菜了。"我向陳太太解釋。
為了美觀,我還設計了布局。把菜園分成幾個區域,用石頭做邊界,中間留出小徑,遠看真的像個小花園。
"李阿姨,您真厲害,這樣看起來一點都不像菜園,反而像個藝術品。"陳太太夸獎道。
03
接下來的幾天,我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在菜園里。松土、播種、澆水、施肥,雖然累,但我心里很開心。
"李阿姨,您這是在做什么?"鄰居家的菲律賓女傭好奇地問。
"種菜呀,很快就能吃到新鮮蔬菜了。"我笑著回答。
女傭瞪大了眼睛:"在這里種菜?能活嗎?"
"當然能活,你看,已經發芽了。"我指著已經冒出小芽的菜苗說。
消息很快傳開了,這個高檔社區里很少有人種菜,大家都覺得很新奇。
一周后,奇跡發生了。我的菜苗不僅全部存活,而且長得特別好。綠油油的小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比花園里的觀賞植物還要美。
"哇,李阿姨,這些菜長得好快啊!"陳太太每天都要來看看。
"這里的陽光充足,再加上精心照料,當然長得快。"我得意地說。
第十天,我摘了一些小白菜給陳太太做湯。
"這菜真嫩,味道也特別鮮美!"陳太太吃得很香。
"那是當然,自己種的菜,新鮮度沒法比。"我也很滿足。
陳先生嘗過后也贊不絕口:"李阿姨,您的手藝真不錯,這菜比外面買的好吃多了。"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
"咦,這個時間誰會來?"陳太太疑惑地去開門。
門外站著一位穿著名牌服裝的中年女士,看起來很優雅。
"您好,我是隔壁的鄰居,姓王。"女士禮貌地自我介紹。
"王太太,您好,請進。"陳太太熱情地迎接。
"不麻煩了,我就是想問問,您家后院種的是什么?長得真好看。"王太太好奇地問。
"哦,那是我們家李阿姨種的菜。"陳太太解釋。
"種菜?"王太太眼睛一亮,"真的是菜嗎?可以看看嗎?"
"當然可以。"陳太太帶著王太太來到后院。
看到我精心布置的菜園,王太太驚呆了。
"天哪,這真的是菜園嗎?太漂亮了!"她贊嘆道。
我正在給菜澆水,看到有客人來了,趕緊打招呼:"您好,我是李阿姨。"
"您好,李阿姨,我是王太太。您種的這些菜真的太美了,而且長得這么好!"
"謝謝夸獎,我從小就喜歡種菜。"我謙虛地說。
王太太仔細看了看我的菜園,越看越興奮:"李阿姨,這些菜能吃嗎?"
"當然能吃,而且特別新鮮,剛才陳太太還吃了呢。"
王太太轉向陳太太:"真的嗎?好吃嗎?"
"特別好吃,比外面買的新鮮多了。"陳太太點頭說。
王太太又問了很多問題,從種子到土壤,從澆水到施肥,我都耐心地解答。
"李阿姨,您真厲害!我們在這里住了三年,從來沒想過可以種菜。"王太太感慨地說。
"其實沒什么難的,只要用心就行。"我說。
王太太臨走時,忍不住問:"李阿姨,您能不能教教我們怎么種菜?我們也想試試。"
我看了看陳太太,陳太太笑著說:"李阿姨,您空閑的時候可以教教鄰居們嘛。"
"沒問題,我很樂意。"我爽快地答應了。
04
第二天,王太太就帶著兩個朋友來了。
"李阿姨,這是我的朋友劉太太和張太太,她們也想學種菜。"
三位太太都是這個社區的鄰居,都是華人,在迪拜生活了好幾年。
"我們都快忘記新鮮蔬菜的味道了。"劉太太苦笑著說。
"是啊,這邊的菜又貴又不好吃,但又不能不吃。"張太太也抱怨。
"那你們想種什么菜呢?"我問。
"什么都行,只要是新鮮的中國菜就好。"王太太急切地說。
我開始教她們最基本的種菜知識:土壤改良、種子選擇、播種方法、日常管理等。
"原來種菜還有這么多學問啊。"劉太太感慨。
"李阿姨,您看我們家后院適合種什么菜?"張太太問。
我去她們家看了看,發現每家的后院都有很大的空地,只是種了一些觀賞植物。
"你們的院子都很好,陽光充足,面積也夠大,完全可以種菜。"我給出了專業建議。
接下來的幾天,我在照顧陳太太的同時,還要指導這幾位太太種菜。雖然忙,但我很開心。
"李阿姨,您種的菜又長大了!"陳太太每天都很興奮。
確實,我的菜園現在已經綠意盎然,各種蔬菜都長得很好。小白菜已經可以采收了,韭菜也長得很茂盛。
"今天我們吃韭菜雞蛋,用的是自己種的韭菜。"我高興地說。
"太好了,我都快忘記韭菜的味道了。"陳太太期待地說。
就在我在廚房忙活的時候,門外又響起了門鈴聲。
"李阿姨,又有人來了!"陳太太興奮地說。
我洗洗手出去看,發現門外站著五六個人,都是一些華人太太。
"您好,我們聽說您這里有位李阿姨特別會種菜,想來學習一下。"為首的太太禮貌地說。
"消息傳得這么快?"我有些意外。
"是王太太介紹的,她說您種的菜特別好。"
我看了看陳太太,陳太太笑著說:"李阿姨,您就教教大家吧。"
就這樣,我的"學生"越來越多。每天照顧陳太太之余,就有人來向我請教種菜的方法。
"李阿姨,您這簡直就是社區里的明星啊。"陳太太開玩笑地說。
"我就是會種菜而已,沒想到大家這么感興趣。"我謙虛地說。
第二十天,我的菜園已經變成了社區里的一道風景。每天都有人來參觀,詢問種菜的方法。
"李阿姨,您教的方法真管用,我家的菜也發芽了!"王太太興奮地跑來報告。
"那太好了,記住要及時澆水,但不能澆太多。"我提醒她。
這時,一個意外的發現讓我很驚訝。
我發現社區里有很多外國人也對我的菜園很感興趣。他們經常站在圍欄外面觀看,雖然語言不通,但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很喜歡。
"李阿姨,那些外國鄰居也想學種菜呢。"陳太太告訴我。
"真的嗎?可是我不會說英語啊。"我有些為難。
"沒關系,我可以幫您翻譯。"陳太太主動提出。
就這樣,我的"學生"中又加入了一些外國人。雖然交流有些困難,但種菜的方法是相同的,大家都很認真地學習。
第二十五天,一件讓我更加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那天我正在給菜澆水,突然看到圍欄外站著一個穿著講究的阿拉伯人。他看起來像是個有錢人,穿著傳統的白色長袍。
"你好。"他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向我打招呼。
"您好。"我有些緊張地回應。
他指著我的菜園,用簡單的英語說:"Beautiful, very good."
雖然語言不通,但我能理解他的意思。他覺得我的菜園很漂亮,很好。
他又說了一些話,我聽不懂,只能搖搖頭。
這時陳太太出來了,她會說英語,開始和這位阿拉伯先生交流。
"他說什么?"我好奇地問。
"他說您的菜園很漂亮,想問問能不能請您到他家里也種一個菜園。"陳太太翻譯。
我愣住了:"他要請我去他家種菜?"
"是的,他說可以付錢,想讓您教他的家人怎么種菜。"
我有些不敢相信,一個阿拉伯富人要請我去種菜?
"您可以考慮一下,這可是個好機會。"陳太太建議。
我想了想:"讓我想想吧。"
那位阿拉伯先生留下了聯系方式就走了。
晚上,我和陳先生、陳太太討論這件事。
"李阿姨,這是個好機會,您可以賺一些外快。"陳先生說。
"可是我的主要工作是照顧陳太太啊。"我有些擔心。
"沒關系,我現在情況很穩定,您利用空閑時間幫幫別人也好。"陳太太很善解人意。
"那我再想想。"我說。
第二十八天,更多的意外發生了。
那天一早,我發現門外聚集了很多人。不僅有華人,還有一些外國人,甚至還有幾個阿拉伯人。
"這是怎么回事?"我有些慌張。
"李阿姨,您現在在社區里可出名了!"陳太太興奮地說。
我走到門外,發現這些人都是來看我的菜園的,還有很多人想向我學習種菜。
"李阿姨,您能教教我們嗎?"
"我們愿意付學費!"
"我們家也想種菜!"
面對這么多人的熱情,我有些不知所措。
"大家不要著急,我們可以慢慢來。"我努力保持冷靜。
就在這時,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那個阿拉伯先生,他又來了,而且這次還帶了幾個人。
通過陳太太的翻譯,我了解到他們是這個社區的業主委員會成員。
"他們想邀請您在社區里開設種菜培訓班,教大家怎么種菜。"陳太太興奮地翻譯。
"開培訓班?"我瞪大了眼睛。
"是的,而且他們愿意付費,還會提供場地和設備。"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個普通的月嫂,居然在迪拜的高檔社區里要開種菜培訓班?
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李阿姨!李阿姨!"一個急促的聲音從人群后傳來。
我轉過頭,看到一個年輕的中國女孩正擠過人群向我跑來,她身后跟著一個攝像師。
"李阿姨,我是《海外華人生活》雜志的記者,聽說您在迪拜種菜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阿聯酋的華人圈!"女孩氣喘吁吁地說。
我愣住了:"什么?傳遍了阿聯酋?"
"是的!而且不僅僅是華人圈,連當地的電視臺都想來采訪您!"記者興奮地說。
這時,一個身穿西裝的阿拉伯男人走了過來,用流利的中文說:"李女士,我是迪拜旅游局的官員,我們想正式邀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