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要和北約“絕交了”?海牙集團首次部長級會議可謂是亮點滿滿,而這不過是個開場曲。
環球時報稱,聯合國去年曾通過一項“要求以色列在未來12個月內結束對巴勒斯坦領土非法占領”的決議,而此次海牙集團部長級會議,旨在落實該決議,也就是用實際行動終結以色列及其同謀的軍事行動。
會議上不少人都公開點名美國,聲稱有了美國,以色列才能一直安枕無憂,所以,阿爾及利亞、巴西、印尼、卡塔爾等國家都紛紛站出來譴責,并稱所有人都不應該沉默,美國發布的制裁令更嚇不到他們。
(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他在海牙集團首次部長級會議閉幕式上直言要遠離北約)
有意思的是,作為海牙集團部長級會議主辦方之一的哥倫比亞,也罕見硬氣起來!
其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在會議閉幕式上,當著32國代表面撂下狠話:哥倫比亞應該遠離“向兒童投擲炸彈”的北約,以及參與軍事侵略的歐洲國家。
而走之前,他還不忘給北約埋下個大坑,“一旦有西方國家敢施壓,我們就立即尋求其他地區支持。”
其實,因為看不下去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行為而站出來反對的人,放眼全球,哥倫比亞并非首例。
但哥倫比亞總統的發聲,卻很不尋常。
原因在于他們是北約最看重的盟友,同時也是北約在拉美唯一一個全球合作伙伴國。
換言之,哥倫比亞就是北約向美國“后院”投射影響力最關鍵的支點,彌補了戰略空白,增強對太平洋、加勒比海、巴拿馬運河外緣航道的控制力,對委內瑞拉這類反美國家施加威懾,強化美國區域霸權目標,并為美國后續在拉美地區拉攏更多伙伴提供范本。
正因如此,北約這些年來不僅在哥倫比亞建立起網絡威脅預警機制,還積極組織培訓,提升彼此協同作戰能力。
(哥倫比亞雖然是北約最重要的盟友,但私下關系并沒有想象中牢靠,曾多次和美國發生貿易與移民摩擦)
然而,如今哥倫比亞總統的一番話,無疑給了北約以及美國一個重擊。
不過,這也并不意外。畢竟哥倫比亞和北約、美國之間的關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牢靠,尤其印巴沖突爆發后,殲-10CE一戰成名,哥倫比亞就計劃放棄F-16V,轉為采購性價比更高的殲-10CE。
美國見狀直接發出“凍結軍援”警告,試圖逼迫對方扭轉心意。可哥倫比亞異常堅定,當日就召回駐美國大使。
在這之前,哥倫比亞還與美國爆發過激烈的移民沖突,不僅抨擊美國“移民犯罪化”,還拒絕聽從指令接收非法移民。
當然,最讓美國不滿的,還是哥倫比亞不斷親近中國,在今年5月時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并展開一系列基建合作,這無疑動搖到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
(除哥倫比亞,巴西也與中國達成無人機合作,使用后更是好評不斷)
正因如此,哥倫比亞總統才會在海牙集團部長級會議上對北約好一頓“火力輸出”后,又格外補充道,“要是敢施壓,我們就找其他地區支持”。
在美國看來,這里所說的“其他”,極可能就是中國。
可想而知,若是此次哥倫比亞“全身而退”后,將帶動更多國家向東看,屆時,拉美“擺脫對美依賴”的浪潮也會愈演愈烈。
巴西就是最好例子,他們已經成功和中國達成無人機合作,并繞開美元,采用人民幣交易。據巴西農業部長所說,用人民幣交易后,光手續費就節省了好多,比用美元更好。
總的來說,一邊是“美國優先”,一邊是“合作共贏”,誰更靠譜一目了然。哥倫比亞如今的轉向,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