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筷子砸在地上的清脆聲響打破了餐桌的寧靜。我胸口劇烈起伏,眼角泛紅。婆婆驚愕地瞪大眼睛,老公嚇得手中的碗差點掉落。"三年了,三年了!我做的每一道菜您都說咸,今天我放了多少鹽您知道嗎?"
我聲音顫抖,指著那盤幾乎毫無味道的青菜,"就一小撮,連平時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婆婆張口欲辯,我卻已經說出那句讓她徹底閉嘴的話。
01:
我和陳明結婚已經三年了。作為一名普通的白領女性,能嫁給事業有成的陳明,周圍人都說我撿到了寶。陳明的父母只有他一個兒子,所以在我們結婚后,婆婆李阿姨便提出要和我們住在一起,說是方便照顧我們的生活。
剛開始的同住生活還算和諧。婆婆李阿姨是一位傳統的家庭主婦,燒得一手好菜,家務活也做得井井有條。我工作繁忙,經常加班到很晚,有婆婆在家照顧陳明的飲食起居,我心里還挺感激的。
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婆婆開始逐漸接管家里的大小事務,特別是廚房,幾乎成了她的"領地"。每當我想下廚做點什么,她總會找各種理由阻攔。
"小蘭啊,你工作那么累,回來就好好休息,廚房的事情我來做就好了。"
"你們年輕人口味重,吃多了不健康,還是我來做吧。"
起初,我以為婆婆是好意,便欣然接受了。但漸漸地,我發現陳明開始對我產生了微妙的不滿。
"老婆,你是不是該學學我媽做菜啊?"某天晚上,陳明突然這么對我說,"你看我媽,那么大年紀了還親自下廚,你這么年輕,總是讓我媽做飯,多不像話啊。"
我聽了心里一驚,趕緊解釋道:"我也想做啊,但每次我一進廚房,媽就說這說那的,根本不讓我動手。"
陳明撇了撇嘴:"那是你自己不會做,還怪到我媽頭上了?"
從那天起,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廚藝上有所提高。我開始在網上學習烹飪技巧,下班后繞道去菜市場買新鮮的食材,希望能做出美味的飯菜來證明自己。
一個周末,我特意起了個大早,趁婆婆還沒起床,迅速占領了廚房陣地。我精心準備了糖醋排骨、清蒸魚和蒜蓉青菜,又熬了一鍋香噴噴的紫菜蛋花湯。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心里滿是期待。
當陳明和婆婆坐到餐桌前時,噩夢開始了。
婆婆夾了一筷子清蒸魚,皺著眉頭說:"這魚怎么這么咸啊?小蘭,你放鹽的時候沒掌握好分量吧?"
我心里一沉,趕緊自己嘗了一口,明明只是適中的咸度啊?陳明也嘗了嘗,沉默不語,這讓我更加忐忑不安。
"排骨也咸。"婆婆繼續評價道,"年輕人就是喜歡重口味,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我強忍著淚水,默默地吃著自己做的菜。那天之后,每當我下廚,婆婆總會說我做的菜太咸,就算我刻意少放鹽,她還是會皺著眉頭說咸。漸漸地,我對下廚產生了恐懼,而陳明也開始抱怨我的廚藝不如他媽媽。
02:
日復一日,我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陳明作為夾在中間的人,不但沒有調和我們的關系,反而經常站在他媽媽那邊,這讓我感到無比失望和孤獨。
為了改善關系,我決定聽從婆婆的建議,按照她的口味做菜,幾乎不放鹽。這一次,陳明卻抱怨菜沒味道,還暗示我是故意和他媽媽對著干。我被夾在兩難的境地,既要滿足婆婆的口味,又要迎合丈夫的喜好,這讓我疲憊不堪。
"你怎么就不能做點讓我媽滿意的菜呢?"陳明經常這樣質問我,"別人家的媳婦都能把婆婆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你怎么就這么不懂事?"
每當這時,我都想反駁:究竟是我不懂事,還是你媽媽太難伺候?但話到嘴邊,我又咽了回去。我不想讓家庭矛盾進一步激化,只能默默忍受著這種不公平的對待。
那天是我們結婚三周年紀念日,我特意請了半天假,想給陳明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我精心挑選了他最愛吃的食材,甚至去專門的調料店買了一些高級的香料。
我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在廚房忙碌,做了紅燒牛肉、糖醋里脊、清蒸鱸魚和一道時令蔬菜。為了確保味道適中,我反復品嘗調整,確保每道菜的咸淡都恰到好處。
晚上七點,陳明回到家,看到滿桌的菜肴,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今天是什么特別的日子嗎?"他問道。
我有些失落,他竟然忘記了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但我還是微笑著說:"今天是我們結婚三周年。"
陳明恍然大悟,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對不起,我最近工作太忙,給忘了。"
就在這時,婆婆從臥室出來,看到滿桌的菜肴,臉上卻沒有任何驚喜的表情。她默默地坐到餐桌前,開始夾菜。
我緊張地看著她的反應,希望這一次她能夠喜歡我做的菜。婆婆只吃了一口紅燒牛肉,就皺起了眉頭。
"這牛肉怎么這么咸啊?小蘭,你是不是又放多鹽了?"婆婆的聲音充滿了嫌棄。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我明明已經非常小心地控制了鹽的用量,為什么在婆婆眼里,我做的菜永遠都是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