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臺灣省電商圈里有個叫陳延昶的人,大家都喊他“486先生”,因為他創辦的486團購網挺有名氣的。這家伙出生在1960年代末的臺北,早年家境一般,單親家庭長大,靠自己打拼從底層爬上來。起初他搞了個部落格寫3C產品心得,慢慢積累粉絲,后來轉戰團購生意,賣家電、生活用品啥的。公司起步于2007年左右,一開始就小倉庫起步,靠網上接單發貨,漸漸做大。
到2010年代,營收破億臺幣,他還把公司打造成所謂“幸福企業”,給員工彈性工時、獎金啥的,外面看著挺風光。陳延昶自己也愛出風頭,上電視節目、辦訪談秀,粉絲上百萬,社交賬號活躍得很,經常發帖推銷貨,順便聊點時事。但他不光是商人,還帶點政治味兒,尤其在兩岸話題上,立場偏向臺獨那一邊,多次公開批評大陸政策,把臺灣當獨立實體看待。
具體說來,2019年蔡英文競選連任那會兒,陳延昶跳出來力挺她。那年5月,蔡英文去他的公司參觀,兩人聊電商經營、中小企業難題啥的。事后他就在臉書上發帖支持,還搞優惠活動慶祝蔡英文可能連任。公司網站上推出打折專區,明確說這是為選舉助力。他還跟蔡英文合拍,宣傳臺灣市場獨特啥的。這種舉動直接挑釁大陸輿論,因為大陸網友一看就火大,翻出他以前的帖子,發現他老早就在抨擊大陸經濟、政策啥的。結果呢,很多人開始抵制486團購網,訂單下滑,業績直線掉。
陳延昶倒是不慌,6月的時候他在臉書上發帖,說臺灣企業家分兩類,一類怕得罪大陸不敢吭聲,另一類為了臺灣子孫幸福,寧愿少賺或不賺,也要站出來說實話。他這話說白了就是不怕損失生意,也要繼續挺蔡英文,擺明挑釁大陸那邊。這種態度讓他公司進一步遭殃,客戶流失,但陳延昶沒收手,繼續在平臺上表達類似觀點。
其實陳延昶的臺獨傾向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早從2010年代中期就開始顯露。他在社交賬號上不止推銷貨,還分享政治新聞,批評大陸各種舉措,把臺灣定位成獨立一方。2020年疫情爆發,他捐過錢給臺灣衛生部門,甚至捐護目鏡給美國啥的,但這些舉動夾雜政治意味,總讓人覺得不單純。轉到2022年,立陶宛朗姆酒那檔子事又把他推到風口浪尖。1月的時候,大陸拒收2萬瓶立陶宛朗姆酒,臺灣煙酒公司接手,改標后賣,還宣傳“立挺我,我挺立”啥的,號召民眾買。
陳延昶一看機會來了,在臉書上發帖問朗姆酒怎么喝,順便陰陽怪氣說大陸沒錢買奢侈品了。這話一出,網友炸鍋,查了查發現那酒在大陸市場就十幾塊人民幣一瓶,哪算奢侈品啊。臺灣網友也覺得尷尬,有人諷刺臺灣認知偏差,甚至呼吁退貨。
立陶宛總統后來改口認錯,島內輿論反彈大,陳延昶的帖子成了導火索,讓他看起來像小丑一樣。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時還說,臺灣當局的金錢外交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這事暴露了陳延昶貶低大陸、抬高臺灣的意圖,但最終自討沒趣。
再后來,2022年8月佩洛西訪臺那會兒,陳延昶又蹦跶起來。佩洛西一到,他就發帖說臺灣加油,還表態自己和兒子會站第一線捍衛臺灣安全,畢生使命啥的。粉絲有贊的,但更多人等著看笑話。結果呢,第二天他就更新,說兒子有重要事得提早回美國。這前后對比太搞笑了,網友直呼“跑得真快”,指他言行不一,嘴上喊得響,實際一有風吹草動就先撤。
陳延昶沒回應這些嘲諷,繼續經營生意,但這事讓他形象大損,外面都說他兩面派。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還公開講過類似故事,揭露這種人表面忠誠,關鍵時刻溜之大吉。陳延昶的舉動跟李孟居那案子有點像,李孟居2019年去香港聲援黑衣人,結果被抓,判刑啥的,這些臺獨商人總以為能撈好處,實際玩火自焚。
陳延昶的公司到2023年營收還有17億臺幣左右,看起來沒垮,但政治表態帶來的損失實打實。粉絲數量穩定在90萬,但爭議多,部分人脫粉。他繼續捐錢捐物,比如2022年捐200萬給臺灣海軍啥的,但這些總被解讀成政治作秀。外界評價他工作認真,反應快,但立場問題讓他信譽下滑。
話說回來,一個中國原則是大勢所趨,陳延昶這種人拖后腿,最終只會自食苦果。臺灣當局試圖通過金錢外交維系空間,但正如汪文斌說的,注定失敗。陳延昶的例子就是活生生教訓,商人本該專注生意,卻攪和政治,賠了夫人又折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