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如果不改變一盤散沙的局面,很難成氣候!歐洲為什么依賴美國?一方面是早年歐洲獲得了美國的援助計劃,另一方面是歐洲過慣了好日子!如今一場俄烏戰爭,徹底讓歐洲人看清了美國的正面!
現在為什么歐洲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不滿?因為極右翼政黨在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得票率集體突破20%,這些反歐盟、反移民的政黨背后,美國智庫和NGO的資金影子若隱若現。美國政治學家福山一針見血:“歐洲正在經歷逆一體化,而美國正是最大受益者。
歐盟最近搞了個大動作。2028到2034年要搞個2萬億歐元的長期預算,重點砸錢國防、科研和農業。國防撥款直接翻五倍到1310億歐元,還弄了個4510億歐元的“歐洲競爭力基金”搞產業升級。
但是德國、法國這些大國當場就炸鍋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更直接開罵:烏克蘭拿1000億歐元援助,最后買單的還不是咱們老百姓?荷蘭、奧地利等五國干脆棄權,相當于變相反對。這預算要27國全票通過才能生效,現在看來懸得很。
我認為,匈牙利總理說的話很實在,這話戳中了不少歐洲農民的心窩子,他們覺得自己的補貼被犧牲了,氣得跑到布魯塞爾街頭抗議,那天被稱作“農業黑色星期三”。
不光錢怎么花吵,連怎么對付俄羅斯也吵翻天!
這邊預算吵得不可開交,那邊歐洲內部在怎么對付俄羅斯這個問題上也分成了兩派,吵得臉紅脖子粗。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分析說。以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為代表。這派覺得俄羅斯就是“頭號威脅”,必須下狠手!主張瘋狂加碼軍備,甚至喊出要把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5%,要用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把俄羅斯徹底壓服。
這派覺得光靠硬碰硬不行,反而可能讓戰爭沒完沒了。英國學者菲奧娜·希爾就點出痛點:當年北約一個勁兒東擴,刺激了俄羅斯,現在打仗了又想把責任全推給它?”他們主張通過外交談判,甚至考慮承認俄羅斯的一些安全需求,減少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想辦法找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夾在中間的德國總理默茨最頭疼:一邊要應付美國催著歐洲“多掏錢搞軍備”的壓力,另一邊又怕國內老百姓罵他是冤大頭,兩頭不討好。
我們可以把歐盟看作一個大家庭,有人想省錢過日子(比如德國),有人想搞大事情(比如法國),還有人被額俄羅斯這個鄰居嚇得睡不著覺。這2萬億歐元的預算,表面上是為了“讓歐洲更強”,實際上藏著各國小心思:既要保住自家錢包,又怕被美國和俄羅斯拿捏。就像網友說的:歐盟這預算案,比雙十一湊單還復雜!
就像德國《明鏡》周刊說的:“歐洲要么團結起來成為超級大國,要么繼續當美國的跟班。”但問題是,在俄烏戰爭的硝煙和美國的糖衣炮彈之間,歐洲還有多少時間做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