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24年中國鐵礦石進口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但進入2025年,國內(nèi)鋼鐵原料進口開始顯現(xiàn)回調(diào)跡象。根據(jù)國際航運經(jīng)紀公司Banchero Costa發(fā)布的最新市場報告,2025年1至5月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為4.87億噸,同比下降6.0%,打破了連續(xù)兩年增長的態(tài)勢。
全球供應放緩,中國需求承壓
從全球層面來看,2025年前五個月全球鐵礦石海運總量為6.559億噸,同比下降1.8%。其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鐵礦石進口國,進口占全球份額約為74.4%,其進口減少對全球市場形成顯著下行壓力。
2025年1–5月全球主要鐵礦石出口國海運量及同比變化(單位:萬噸)
出口國
出口總量(萬噸)
同比變化
澳大利亞
36,760
-1.5%
巴西
14,620
+2.2%
南非
2,260
加拿大
2,230
-0.6%
印度
1,250
-40.2%
全球合計65,590
該報告指出,除中國外,日本、韓國等主要亞洲買家也出現(xiàn)需求回落。其中,日本進口同比下降6.5%,韓國下降1.1%;相反,歐盟則實現(xiàn)5.4%的增長,越南與阿曼等新興買家進口增長明顯。
2025年1–5月主要國家鐵礦石進口量及同比變化(單位:萬噸)
進口國
進口量(萬噸)
同比變化
中國
48,700
-6.0%
日本
3,630
-6.5%
歐盟
3,010
+5.4%
韓國
2,900
-1.1%
馬來西亞
950
+0.8%
越南
920
+9.8%
巴林
480
-11.1%
阿曼
590
+13.7%
沙特阿拉伯
450
-1.1%
澳巴主力地位不變,但出口雙雙下降
盡管澳大利亞與巴西仍牢牢占據(jù)中國鐵礦石供應主導地位,但2025年前五個月兩國對華發(fā)運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3.124億噸,同比減少2.8%,在中國進口總量中占比高達64.1%。其中,黑德蘭港(Port Hedland)獨占鰲頭,發(fā)運量達1.916億噸,Dampier港和Port Walcott港分別為5300萬噸與4580萬噸。
巴西:對華出口為1.03億噸,同比下降4.2%。主要裝貨港包括Ponta da Madeira(4420萬噸)、Sepetiba/Itaguaí(2650萬噸)、Tubar?o(1410萬噸)與Guaíba(1350萬噸)。
這一趨勢反映出盡管中國需求回調(diào),但其供應仍高度依賴“雙雄結構”,供應集中度依舊較高。
“小眾”來源分化明顯,非洲礦出口升溫
非主流供應國對華出口表現(xiàn)出現(xiàn)明顯分化:
南非對中國出口增長14.9%,達到1470萬噸,得益于物流優(yōu)化與礦山產(chǎn)量恢復;
塞拉利昂出口同比增長23.8%至570萬噸,受益于新礦啟動與融資支持;
相比之下,印度和秘魯則分別下降44.0%和22.9%,至1190萬噸和770萬噸,主要受制于出口政策收緊及產(chǎn)量受限。
2025年1–5月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及同比變化(按來源國)
來源國
進口量(萬噸)
同比變化
澳大利亞
31,240
-2.8%
巴西
10,300
-4.2%
南非
1,470
+14.9%
印度
1,190
-44.0%
秘魯
770
-22.9%
塞拉利昂
570
+23.8%
加拿大
未列明(注)
未列明
其他國家(合計)
合計48,700-6.0%
注:報告中未明確列出加拿大等部分國家對中國的具體出口數(shù)據(jù),但加拿大整體對全球出口同比下降0.6%。
中國主要接卸港口分布廣泛
中國國內(nèi)接卸港口呈現(xiàn)多點布局趨勢,2025年前五個月主要鐵礦石卸貨港包括:
港口
卸貨量(萬噸)
曹妃甸
5530
寧波/舟山
4300
唐山/京唐
3760
日照
3540
3260
嵐山
3070
防城
2830
連云港
2660
東姜口(青島)
2640
青島港主港區(qū)
2300
湛江
2280
整體來看,北方港口仍是接卸主力,曹妃甸、唐山、日照、天津等占據(jù)前列,華東和南方港如寧波、青島、湛江也形成有效互補。
海運結構:大型船仍為主力
在運輸模式方面,2025年前五個月進口至中國的鐵礦石中:
71%由Capesize船型(13萬至22萬噸)運輸;
21%由VLOC超大型礦砂船(22萬噸以上)承運;
剩余僅8%由Post-Panamax、Panamax和Supramax等中小型船型承運。
這一數(shù)據(jù)說明,盡管港口吞吐能力有所提升,但大宗原料仍依賴大船經(jīng)濟性和運輸效率。
品位下調(diào):全球價格基準迎來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2026年起Platts將把主流鐵礦石現(xiàn)貨價格指數(shù)的品位基準從62%鐵含量下調(diào)至61%,這將直接反映澳大利亞主流粉礦整體品位下降的問題。長期依賴中低品位礦石的現(xiàn)狀,也意味著中國鋼鐵行業(yè)在高質量發(fā)展方面將面臨更大環(huán)保與成本挑戰(zhàn)。
2025年初鐵礦石進口的回調(diào),既有短期內(nèi)國內(nèi)需求收縮、庫存去化的周期性因素,也揭示出中國進口結構優(yōu)化和高品位礦源競爭的新格局。后續(xù)若鋼鐵產(chǎn)能調(diào)控加強,加之海外供應品位繼續(xù)下滑,或將促使中國鋼企加快尋求更高效清潔的資源布局。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fā)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聯(lián)系主編:陳洋15998511960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