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朱雨玲拿到了冠軍,也得乖乖地道歉”。
7月14日,朱雨玲以大比分4:2的成績戰(zhàn)勝陳熠,拿到了WTT美國大滿貫2025女單冠軍。
她克服了甲狀腺癌的病魔,歷經(jīng)艱辛重返賽場拿到了冠軍,不禁讓人感到欽佩。
即便是再熱烈的掌聲,都擋不住朱雨玲受到的那些“罵聲”。
如今在奪冠僅僅3天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惡心一幕”也隨之而來。
明明堂堂正正拿了冠軍,卻被人說是“不光彩”。
甚至說了一句具備體育精神的話語,還要被人要求道歉。
她的前四川首富父親的擔心變成了現(xiàn)實,就連孫穎莎也不幸被牽連其中。
這中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為何有人還不放過為國爭光的運動員?
“希望我的女兒朱雨玲趕快回來上班,媒體也別過度宣傳他”。
7月14日,朱雨玲奪冠之后,她的爸爸朱紀軍在接受采訪時說出了這樣的話語來。
本以為這是在女兒奪冠之后,朱紀軍不善言辭地對女兒表達愛意。
但沒想到的是,只是短短的3天時間,就出現(xiàn)了一場風波。
直到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朱紀軍的話里,滿滿的都是對于女兒的擔憂。
當初在賽場上的最后一球打完,勝負已經(jīng)出來時,朱雨玲拍了拍被自己打敗的陳熠的肩膀。
后續(xù)的采訪之中,她還真誠地表示,希望球迷們也可以給對方掌聲,她感受到了自己對手的實力真的很不錯。
這一句話不光體現(xiàn)出了體育精神,還展現(xiàn)出了她對對手的尊重以及認可,不少球迷都因此覺得暖心。
可這樣溫馨的場景,竟然被別有用心的網(wǎng)友單獨進行剪輯,又配上了“格局碾壓某些人”這樣帶有別的意味的字幕。
最重要的是,她的這一句話,還被一些網(wǎng)友與解說員郭焱的那番話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在此前的比賽之中,陳熠在女單半決賽中贏過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
解說員說出了一句違背了體育精神的話語“陳熠要懂點事兒啊,差不多得了”,也像是在讓陳熠為了“團隊利益”讓球。
盡管解說員在第二天就此發(fā)視頻進行了道歉,表示自己只是因為太過激動說出來的,并沒有其他意思。
但是這句話卻引起了陳熠與孫穎莎雙方粉絲的不滿。
再加上這三名運動員之間形成了“朱雨玲-陳熠-孫穎莎”這樣的勝負鏈,每家粉絲都覺得“自己虧了”。
陳熠的粉絲覺得自己被針對,明明好好打比賽,卻落得個“不懂事”“撞大運”。
孫穎莎的粉絲覺得她輸了一次比賽,就被人“內涵”又“踩了下去”,也覺得不服氣。
朱雨玲的粉絲更覺得委屈,明明這么尊重體育精神,結果卻換來了一個“拉踩”的局面。
為此三家粉絲之間也是吵得不可開交,朱雨玲單純的發(fā)言,也被徹底扭曲。
受到傷害最深的,其實還是朱雨玲。
有人懷疑她的冠軍贏得“不體面”,有人不了解她卻一直說著“看不上”她,也有人讓她也必須進行道歉。
更有甚者,還跑到朱雨玲的評論區(qū)里拿著她“中國澳門隊員”以及“抗癌”的事情進行惡意解讀。
粉絲之間吵得不可開交,或許“飯圈文化”重現(xiàn)的這一幕早已被朱雨玲的爸爸朱紀軍預料到了。
所以他才希望女兒不會受到影響,畢竟女兒現(xiàn)在拿到冠軍不容易,重返賽場也不容易。
朱雨玲年少成名,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在22歲時就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
2017年,她還迎來了自己職業(yè)生涯的高光時刻,將亞洲杯和世界杯冠軍都收入囊中。
差了一個“奧運金牌”的她,也在等待著一個機會想要挑戰(zhàn)自己。
可沒想到的是,命運卻在2020年即將到來的東京奧運會前給了她沉重一擊。
當時正值東京奧運會備戰(zhàn)的關鍵時期,國乒內部競爭激烈,每一位隊員都在為奧運資格拼盡全力,朱雨玲也不例外。
持續(xù)的高強度訓練與巨大的心理壓力,讓她的身體不堪重負,免疫系統(tǒng)悄然出現(xiàn)問題。
在8月份的東京奧運會隊內模擬賽前,她因為免疫系統(tǒng)疾病無奈退賽。
不久之后,她被確診為甲狀腺癌,需要長期住院治療。
一邊與自己的夢想擦肩而過,一邊又要對抗疾病,朱雨玲的心里都被陰霾給包圍了。
抗癌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她卻只能和賽場說拜拜,2021年,26歲的她選擇了退役。
此后她一邊在電子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一邊又進入家里的企業(yè)擔任董事長,還一邊在天津大學任教。
雖說生活很充實,但是沒能重返乒壇,使得她的心里總覺得缺點什么。
直到2024年,她了解到了澳門的人才引進計劃,可以幫助她重返賽場,她才重燃信心。
那年9月,她正式以中國澳門選手的身份重返國際賽場。
外人看到的是她的一腔熱血,可背后的現(xiàn)實有多難熬只有她自己知道。
離開賽場4年,當她決定重返賽場的時候,也不得不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長時間沒有接觸系統(tǒng)的訓練,她的肌肉以及神經(jīng)都變得有些遲鈍。
起初剛恢復訓練時,她想要加強難度讓自己的身體早點適應,又要避免傷害自己的身體。
沒有集體式的訓練,很難提升自己,她必須要自己想方設法嘗試一些從未試過的訓練方式。
最重要的是,她還需要學會自己一個人生活。
以往外出比賽,所有的行程與飲食都被定好了,身邊也會有隨行人員。
而當初的她,需要一個人完成所有衣食住行的事項,還需要一邊打球。
沒有專門的人提供飲食,做飯不好吃的她,還總是餓肚子。
因為經(jīng)驗不足,她還經(jīng)歷過酒店預訂失敗、錯過航班,需要露宿街頭的生活。
在經(jīng)歷這些的同時,她還需要多頭跑,既要負責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又要擔負起董事的職責,還需要研究論文。
幸運的是,慢慢習慣這種生活的她,也將這樣的生活當作了樂趣,更得到了回報。
朱雨玲說過“始終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樣外界才能鴉雀無聲”。
面對人生低谷時她尚且如此,如今的輿論也不能將她擊敗,但仍舊希望這些惡意的中傷可以少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