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5“農商行杯”首屆巴渝新農人創業融資能力大賽家庭農場主賽道暨第二片區分賽在江津區象外婆莊園激烈開賽。來自重慶各區縣的家庭農場項目同臺競技,涵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生態農業等多個細分領域,展現出巴渝新農人創業雄心。
選手劉穎帶來的“小辣椒大產業”項目
參賽項目市場定位清晰
本次參賽的項目呈現出鮮明的“小而精”特色。從行業分布來看,種植類項目占據半壁江山,包括柑橘、草莓、茶葉、辣椒、水果等;養殖類項目涵蓋特種水產、鴕鳥、肉牛等;還有生態觀光農業、工廠化養殖等融合型項目。
這些項目雖多由家庭農場主導,卻打破了傳統農業的地域局限,普遍具備清晰的市場定位和標準化運營思路,其中科技賦能和品牌化建設成為高頻關鍵詞。
“重慶辣椒年產量占全國12%,因特有的山區地形種植面積受限無法大規模種植,但重慶又是辣椒消費主流市場,我想讓重慶辣椒成為全國辣椒集散地”。九龍坡區選手劉穎在“小辣椒大產業”項目路演中拋出的問題,引發評委共鳴。這個家庭農場,通過與辣椒育種家合作培育極早熟高辣高產辣椒品種,研發出適合火鍋專用辣椒、食品加工辣椒等8款加工型市場流通辣椒品種,去年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我們建立了從種苗到銷售的鏈條標準,現在正結合全國辣椒產區緊密合作,計劃明年內將種植規模擴展到10萬畝,建成重慶首個辣椒研究中心基地。”
巴南區選手喬玉容帶來的“匠人匠心小喬東方美人茶”項目,將傳統茶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這個位于二圣鎮的茶園,通過“有機種植+手工制茶+文旅體驗”的模式,使每畝茶園產值較傳統種植大幅提升。“我們用古法工藝復原王氏小喬手制茶技藝,開發的茶器文創產品已進入重慶多家高端私人會所。”
專家認真聆聽選手講解
專家點贊新農人格局
江津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徐秀從產業升級角度,給予各個項目充分肯定:“從單一種養到‘農業 +’的多元融合,這些項目精準契合了重慶鄉村振興的產業導向。像辣椒、茶葉等項目,既保留了巴渝農業特色,又通過科技和品牌提升了附加值,為小農戶融入大市場提供了范本。”徐秀建議加強信息化應用和網絡銷售渠道建設,再結合相關部門進一步的技術指導和科技植入,很多項目都大有可為。
“這些項目讓我們看到了家庭農場的大未來。”重慶農商行鄉村振興部三農數字金融室副經理黎再春點評道,參賽項目普遍具備“三小三大”特征:經營規模小但市場格局大,投資額度小但創新力度大,團隊人數小但帶動能力大。“特別是在產業鏈延伸和風險控制上,新農人們展現出的專業素養令人印象深刻。”黎再春說,很多展示農場對周邊農戶和脫貧人口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讓他尤為敬佩。從融資角度,他給出的建議是更加鮮明地突出同業比較優勢,同時資金具體需求和使用規劃也需更細化。下一步,重慶農商行將圍繞數字驅動、產業鏈動和場景圈動,全產業鏈做好助農金融服務。
選手帶來的鴕鳥養殖項目
賽事搭建成長快車道
作為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聯合主辦的重要賽事,本次分賽采用“8分鐘陳述+ 2分鐘答辯”的路演模式,評委從產品分析、市場策略等5個維度評分,最終將選拔出8個項目晉級全市總決賽。除現金獎勵外,獲獎項目可納入重慶農商行消費幫扶產品清單,享受融資綠色通道和“頭雁”導師團隊問診等扶持。
本屆大賽設置家庭農場主等4個賽道,通過三級賽程挖掘優質農業項目,最終32個總決賽項目將于11月角逐大獎。重慶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賽不僅是競技平臺,更是“融資對接 + 品牌孵化”的服務載體,將持續為新農人提供從創業到成長的全周期金融支持。
上游新聞記者 孫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