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將紅色精神融入基層健康服務,河南醫藥大學“紅會頌遵義,紅醫永賡續”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團于7月3日走進新鄉市白馬村,開展為期一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以紅醫精神為旗幟,傳承遵義精神中“服務人民、敢闖新路”的內核,通過急救知識宣講與防艾禁毒宣傳,為鄉村群眾筑牢生命健康防線。
大合照
活動期間,實踐隊圍繞急救知識宣講與防艾禁毒宣傳兩大核心任務,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實踐行動。在急救知識普及現場,隊員們利用模擬人教具,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示”的方式,詳細拆解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實用技能?!半p手交疊,垂直按壓,頻率至少每分鐘100次……”隊員們一邊大聲講解動作要領,一邊邀請村民上臺體驗,手把手糾正按壓深度、手臂角度等細節,確保每個步驟精準到位。為強化學習效果,實踐隊還設置了“急救情景模擬”環節,模擬異物卡喉、意外暈厥等突發場景,引導村民在實踐中掌握應急處置方法。與此同時,隊員們走街串巷,向村民發放精心設計的防艾防吸毒宣傳手冊,結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艾滋病傳播途徑、毒品成癮危害及預防措施,幫助村民破除認知誤區,筑牢健康防線。
在宣傳急救知識
此次白馬村“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是一堂生動的基層健康課,更是紅醫精神與遵義精神的深度融合與傳承。紅醫精神中“生命至上、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在急救知識的傾囊相授中得以彰顯——隊員們用專業與耐心,將守護生命的技能轉化為村民觸手可及的“健康武器”;防艾禁毒知識的廣泛傳播,則踐行了紅醫人“防患未然、守護健康”的責任擔當。而遵義精神中“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實踐品格,激勵著隊員們打破傳統宣講模式,以互動體驗、情景模擬等創新形式,讓健康知識真正“活”起來。
宣傳禁毒知識
通過活動,實踐隊成員深刻感悟到基層健康科普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堅定了用所學回饋社會的信念;白馬村村民則在知識浸潤中提升了自我防護意識,為構建平安健康鄉村注入新動能。這場實踐以紅色精神為底色,既傳承了革命先輩的精神血脈,又激勵著新時代青年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為鄉村振興與健康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周怡含 金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